第867章 學部委員(第2/2頁)

老伯說道:“實在是不敢當啊,學部委員誰不是桃李滿天下?而我這輩子皓首窮經,沒法比的,要不還是算了吧?”

劉部長說道:“你今天才七十五,按理說學部委員本來是八十歲以上的專家學者才能享受的殊遇。可是因為你的貢獻實在是太突出,呼聲也實在太高,因此組織上才破格做出了這個決定,李老,不要讓國家難堪啊。”

老伯嘆了口氣:“是這樣……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層,那我就謝謝國家如此看重了。要是院裏同志在《古今圖書集成》的研究工作中遇到了什麽難題,可以大家一起探討。不過這實際職務我就不擔任了,這點也請組織理解。”

劉部長總算是松了口氣,說道:“應該的應該的,良儲老人也是開國功臣,平定西南立下過汗馬功勞的,照顧好他的生活起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就不敢苛求了。那二位請留步,我這就回去跟組織匯報。”

送走了一幹人,四爺爺和老伯往回走,四爺爺說道:“原來是因為這個來的。”說完拍了拍老伯的後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老伯笑道:“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四者之外,所不敢問。從過去到現在,變的只是別人,而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四爺爺心懷大快:“快哉斯言,當浮一大白!走,今天是你壽辰,我這當父親的也該敬你一杯!”

老伯說道:“今天是母難之日,一會兒我想帶君樓和雨湘雨淮去母親墳前敬香。皮娃這孩子,壽詞裏邊那句‘傷哀慈貌’,當真是直筆不留情啊……”

說著眼睛已經濕潤了。

四爺爺說道:“別想太多,他還經歷得太少,不知道那時節波瀾的兇險。只想把文章做得花團錦簇,思慮不到這一層來。再說他說的其實也沒錯。那傍晚時分一道去吧,你母親她最愛五溪河的夕陽……”

……

一場熱鬧的宴會過後,李家溝又回到了安寧的日常。

不對,有了娃子們和哥大四人組,安寧二字和李家溝有點挨不上邊。

加上村裏和苗寨的土著娃子,於是一會兒上天書崖懸天崖放老鷹,一會兒騎自行車去龍首橋玩跳水,一會兒劃船跑洗腳溪去野餐,一會兒又跑去梯田邊看朱鹮,身邊還有狗有豬。出門只三五個人,在村子裏打幾個來回,那就糾合成烏泱烏泱一支大隊伍。

用大伯的土話講那就是“上一潮下一潮”,熱鬧得都不能看了。

不過娃子們最喜歡幹的還是下河遊泳。要不就抓著江豚的側鰭趴人家背上,讓小灰它們帶著自己潛水,要不就在水面上比成火箭,讓江豚們頂著自己腳板心飛速前進,玩得那叫一個開心。

關鍵是江豚們還挺樂意和他們這樣玩,這就沒地方講理。

加上嘉州四老帶來的美院學生,那就更不得了了。

……

王美嫻發現李家溝蘑菇漲價了,於是大呆它們的好日子就算是到了頭。

每天早上起來李君閣就看到王美嫻在對野豬們訓話,說勤勞是李家溝的優良傳統,因此大呆你們要懂事,每天得跟我們去山上晃蕩一圈,從李家溝到三台觀和蛤蟆洞,把蘑菇好好找一找。

然後粽粑哥哥芋頭哥哥你們也不能成天光顧著和我們一起瞎玩,祖祖才教會我一個無本的買賣,觀音涼粉,你們幹不幹?

粽粑芋頭被這名頭忽悠得不要不要的,一聽就是好東西啊。

然後王美嫻就說這個作為交換,配方交給你們,以後來李家溝就不用再受二皮叔欺負了,可以自食其力度過青黃不接的時期。等稻米下來後,我們再按照去年的方式繼續合作,這就算是把日子過出花兒了。

四人組連連點頭,美嫻最好了,永遠都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奶奶就直撇嘴,觀音大士慈悲為懷,降下這種植物周濟窮人而已,要是觀音涼粉就是好東西,那觀音土算啥?

不過這道理和老外解釋不通,第二天一大早哥大四人組就跟著小朋友們上山了。

六只豬成了苦力,除了蘑菇,還從山上采下來兩大筐葉子。

這是一種灌木的樹葉,在李家溝叫觀音柴,又叫臭黃荊,這東西李家溝人不是太喜歡,只有奶奶這些老輩兒還知道做法,像李君閣這一代已經完全不曉得了。

要不是王美嫻纏著奶奶教她做涼粉,奶奶自己都快想不起來生活經驗裏還有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