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拋灑才氣

兩位領導說道:“這是應該的,按道理思遠先生應該在首都由國家安排待遇才對,不過子承父志,一如既往的高風亮節,我們都是很欽佩的,要是這樣的大事還不來看望,那就是我們的不是了。”

老伯連聲說道:“不敢不敢,那我們進祠堂敘話,思成思齊,你們幫我招呼鄉親們。”

將一行人讓進祠堂,劉先生看著古老的祠堂,說道:“兩位還住在宗祠裏啊?生活上會不會有所不便?”

老伯笑道:“住在這裏才舒服,寬敞明亮古色古香,皮娃也給居住區,教學區做了相應的改造,跟住別墅也差不多的。”

劉先生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等到眾人坐下,這待客區其實也是工作區,墻上全是書架,各種資料書籍堆得滿滿當當,桌上全是稿件,打開的書本,還有一些圖表,筆記本電腦也還開著。

馬先生問道:“業精於勤啊,看這樣子二老在今天都還工作過?”

老伯笑道:“這是老習慣了,我們李家就沒有過生辰的傳統,在國外我就過得更簡單了。鄉親的熱情難卻,其實都是他們在操持,我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敲點字,這就是興趣愛好。”

劉先生說道:“我這次是代表文化部來的,文化部六個一工程,蜀州省的工作很突出,然後這突出的工作竟然都跟一個地方有關系,這就更神奇了。”

“於是部裏派我過來考察,在蠻州聽取了羅書記的匯報,才知道這成績不是一時的異軍突起。李家溝的文化傳承從來沒有斷絕過,《瓊林別藻》的出版,可以說在青少年對傳統文化啟蒙方面,有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兩位的工作可謂是功不可沒。”

馬先生也笑道:“不光是對青少年,對我們教育界廣大的教師也是深有啟發,很多學校語文老師都將《瓊林別藻》列入了暑期必讀書目向學生們推薦。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才是國學入門的最佳手段,都是成系統的小知識點串聯,一點也不枯燥,生動有趣,學生們樂在其中。”

四爺爺說道:“這其實不是新型教學方式,這是中國古代家學的教育方式。《東坡志林》,《後山叢談》,很多古人筆記裏邊記載父子相傳的時候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的。”

“父親斜倚榻上,聽兒子讀書。讀到某個知識點上,父親就讓他們停下,然後開始展開闡述,或者讓孩子們辯論。這既是一個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是一個對自己的鞏固過程,所謂‘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

馬先生說道:“原來‘家學淵源’,說的是這個。”

這時候煥邦叔進來了:“壽星公,可以開席了。”

老伯說道:“那就敢情各位,給老夫站個台,壯個膽,做一次觀禮嘉賓如何?”

眾人都笑著點頭,一起來到祠堂大門口站定。

儀式非常簡單,就見煥邦叔拿出一張紅紙,上面寫的是壽詞。

煥邦叔喜滋滋地朗聲念道:

“柳翠千絳,蓮紅百本。

余年始樂,上壽希尊。

賢正惟琪,百年德象;

文明有道,萬載馨椿。

古稀增五籌,南山勁節猶稱顯;

期頤誠一待,北海鈞流信有真。

高嚴在室,敢稱榮考?

嘉孫繞膝,款敘天倫。

背倚青山;鄰賢勖裏。

朝迎水慢;暮送雲溫。

閑誦清騷,聊棲遲以寄勉;

偶監童課,不汲譽而虛聞。

弱冠難量,頻耽白眼。

雄圖未按,暌應時文。

遂涉千裏之外,求申實學於異邦;

期窺六經其詳,誓起鴻明於自審。

呵潤僵毫,焚膏繼晷;

泣哀慈貌,暑往寒輪。

畢剔窮搜,理縈緒於千書;

存菁去蕪,字精思為億陳。

故國馨安,魚寄曲枉;

乃心舉曠,鶴載承恩。

五旬菁萃,配伊周之盟府;

四紀瑩華,光有漢之史宬。

兩袖清風;孓身素意。

謝奉麟閣;辭歸桑閫。

呢春池與秋月;醉杏淺而梅深。

仰松藤兼竹露;俯魚浪或鷗痕。

時吉添慶;福望成貞。

舉飲求殷;揮觴累寸。

李思遠老人良辰吉宴,開席——”

然後獅子咚咚咚地舞了起來,鞭炮放過兩掛,大菜流水般端上,李家各兄弟至親在知客師的帶領下穿插在各個席面上同大家敬酒。

老伯邀請一眾大佬們在祠堂裏邊席面上就坐,馬先生低聲問道:“剛剛那壽詞,是良儲老人代筆還是思遠先生您自述?堪稱典雅。”

老伯微笑道:“父親給兒子寫壽詞,打自古沒這規矩;文章裏好多馬屁臭不可聞當不了真,自然也不是我的手筆。呵呵呵,是我家侄兒搞出來的花樣,喏,過來了,就是他!皮娃!”

就見李君閣帶著阿音和美嫻過來,笑吟吟地說道:“今天好日子,各位尊長,待我和阿音先敬過壽星,再敬大家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