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拋灑才氣(第2/2頁)

一通插科打諢過後,李君閣又帶著阿音和美嫻去應付下一桌,馬先生說道:“這就是他啊?看不出來他能寫出這樣的文章。”

劉先生笑道:“老馬那你可就走眼了,這小子能耐著呢,《為愛所生》的作詞,《幹將》的編劇,《山水同根》的編劇,都是他!我們文化部六個一工程重點作品裏邊,三樣有他的名兒,要不是對蜀州這次放的衛星做過研究,我都還沒發現!”

四爺爺笑道:“這娃說起來也是叫人頭疼,才氣是定然有的,就是不把這個當事兒。老喜歡上山下河,文學方面整個一懶蛤蟆,捅一下才跳一下。不是至愛親朋,他一般懶得動這樣的腦筋。”

這比喻把馬先生逗得大笑:“太拋灑了,辜負才氣!不過這也是你們李家才可以這麽奢侈,就好比當年大蘇修黃樓,自己都不用動筆,叫弟弟蘇轍作賦,小友秦觀作序,弟子陳師道作銘,賀鑄作歌,他自己選一篇立個碑完事兒。”

四爺爺說道:“他自己倒是寫了一首詩,不過那詩實在是有點……”

老伯笑道:“除了絕句這種靈氣紙筆,大蘇的詩的確是他的苦手,主要還是恣肆揮灑寫完就丟,絕不二改,不願意反復推敲的緣故。實在是有些浪費。”

劉先生說道:“這麽浪費都能獨曠古今,這才是真正的文豪啊!”

眾人都是哈哈大笑,舉杯與老伯祝壽,又敬四爺爺,席間相淡典故文學,大家都是文化人,倒是其樂融融。

劉先生說道:“《瓊林別藻》,列入今年六個一工程精品圖書,這是板上釘釘的了,前期十萬冊銷售勢頭很好,看來得加印,這個事情張廳長你要抓好。”

張廳長趕緊點頭稱是。

馬先生接著說道:“也希望二老繼續你們的網絡課程,這個事情我們接著來。”

四爺爺說道:“我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強迫孩子們購買我們的書,也不要強迫孩子們背我們的課程。如果是要求他們把我們講解的內容當成背誦資料,我覺得是一種罪惡。”

老伯說道:“我父親言之成理,我們的這項課程,旨在提高孩子們對國學的興趣。要是把啟發興趣的東西變成打擊孩子們興趣的東西,那就和我,和我父親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劉先生點頭道:“二老說得是,那我們回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張副廳長說道:“還有一樣,就是這版權費……”

老伯說道:“不是說好給我們捐出去嗎?”

張副廳長求助地看著四爺爺,赧笑道:“李老,你也是我們政府部門工作過的老同志了,想必知道,呵呵,有些事情,政府部門能不沾手,盡量不沾手才好。這是一個職能問題。”

四爺爺想了想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那行,這錢我們收下,交給皮娃。這邊的希望小學希望中學也馬上建成了,到時候給孩子們添書添教學設備用。”

這下又輪到馬先生不好意思了:“李老,還有個事情,你們鄉裏這學校,能不能不用希望小學,希望中學這個名字?”

四爺爺問道:“為什麽?”

馬先生說道:“嗯……因為希望小學是希望工程的一部分,這個名詞屬於專有,歸國家青年基金會管理。到時候以你們奢華的辦學條件,可能會引來外界對基金會的猜疑。”

“因為基金會的宗旨是在貧困地區建立教育基地,使貧困孩子能夠上學,和你們的學校理念有些不符,而且這資金來源也不一樣。”

四爺爺說道:“喲,還真是這麽個情況,那等一會兒我和皮娃他們說說,你看二位難得來一趟李家溝,還為我們考慮這些,實在是不好意思,來我敬二位一杯,還是你們任上的考慮得周全。”

馬先生說道:“哪裏哪裏,李老你可要善自珍攝啊,我教育戰線上的老同志就是好樣的,時刻不忘自己的神聖使命。人在李家溝,課上到了全世界,培育出了優秀的第二代,第三代,現在還在培育第四代!這一杯,該我來敬才對!”

劉先生也說道:“文化方面成績也非常突出啊,《山水同根》這部歌舞劇我們也看了,相當不錯。”

“從設計上說,突破了傳統舞台表演的限制,加入了很多影視劇方面的創新。”

“從主題上說,大氣恢弘,講的是民族源流,沖突,和最後的大團結,大融合。”

“從劇情上說,又有諸多打動人心的動人細節,人物形象豐滿逼真,感情細膩充沛。”

“整體結構上說,結構精巧,故事連貫,清新脫俗。因此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劇目。至少在目前已經選送的劇目中,還沒有見到過達到同等高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