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九鬥碗(第2/2頁)

司老爺子老淚縱橫:“政委,就是我啊,就是當年那個不愛學習,浪費你饅頭的小老虎啊!”

說完一把將四爺爺抱住,哭得哇哇的:“老政委,這些年我好想你啊,好想你啊,我都跟老天爺說,要是能再見你一面,就算立刻見馬克思,我也能閉眼了啊!老天待我不薄,待我不薄啊!”

司星準連忙和李君閣上前勸慰,四爺爺也說道:“好了,男兒有淚不輕彈,軍人流血不流淚,你跟小準一起來的,你們這是……”

司老爺子眼角還掛著兩行淚,卻哈哈大笑起來:“老政委,小準是我的親孫子,你這是教育了我家老小兩代人啊!什麽是緣分,這就是緣分,這就是緣分啊!”

四爺爺也挺高興:“喲!這還真是巧了啊,小準這孩子聰明,有悟性,有想法,自尊心強,是個好孩子。”

“這樣的孩子要多深入的了解他,多誇獎,多鼓勵,他就會做出一番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的,他在李家溝這幾個月,可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司老爺子嘆氣道:“還是您老方法得當啊,我看他這幾個月變化挺大的,這孩子,在家裏可沒少讓他爸媽頭疼。”

李君閣跟司星準齊齊的翻白眼,一個心想:“他有那麽好嗎?”一個心想:“我有那麽差嗎?”

放著幾人聊天不提,李君閣出門去察看宴會安排,順便準備幾人的午飯。

先去祠堂邊上,這邊已經壘出了一溜的灶台,擺上了好多口大鍋,旁邊堆著一堆土黃色的粗瓷大碗,這碗不是一般的大,幾乎等同一個一個小盆子,這就是這場宴會的主體“鬥碗”了。

舊時,糧食的容積單位分為石、鬥、升、合,采取的是十進制。

但計量器具只有鬥和升,鬥比升大,古時一鬥等於十升,所以鬥成了大的代名詞,故有“鬥大的字認不到一蘿筐”之說。

舊時的碗,最大的稱為品碗,一般是用來盛放帶湯的菜肴。

其次才是鬥碗,鬥碗用在筵席上,就表示菜裝得多。大碗裝菜才不顯小氣。

再下來是扣碗,這三種碗都算是大碗。

故此“九鬥碗”又有九大碗之稱。

當然“九鬥碗”不是說宴會就只有九道菜,中間還穿插這其它的涼拌小炒之類。

劉三高拿來的菜單對李君閣說道:“皮娃,來看看菜式。”

李君閣結果單子一看,安排得很不錯。

其中幹碟包括:

雜糖一盤(帶香煙一盒,紙巾一包)、幹桂圓一盤、瓜子一盤、花生一盤、怪味胡豆一盤、壽桃一盤、糖油果子一盤、香酥排骨一盤、芝麻肉幹一盤、紅苕丸子一盤。

這可不光是席前用的,席後還要和一些涼菜幹菜一起包成雜包,給客人帶走回家的,類似於城裏宴席的伴手禮,不過卻大方許多。

接下來是涼菜:

鹵牛肉一盤、鹵豬耳朵豬尾巴拼盤一盤、涼拌雞一盤、涼拌鴨一盤、涼拌鯽魚一盤、農家香腸一盤、臘豬心腰舌拼盤一盤。

再下來是正菜,品碗鬥碗都在裏頭了:

鑲碗一品碗、清蒸甲魚抱蛋一湯盆、扣雞一鬥碗、大蒜肚條一盤、扣鴨一鬥碗、肥腸壽面每人一小碗、三鮮湯一品碗、紅燒鱔魚一鬥碗、脆皮鯉魚一條、肘子一個、海帶燉豬蹄一品碗、甜燒白一盤、酒米飯一盤、銀耳湯一品碗、鲊排骨一盤、鹹燒白一盤。

這還沒完,還有尾菜:火蔥炒豬肝、芹菜炒肉絲、萵筍肉片、蒜苗回鍋肉、熊掌豆腐各一盤、血旺時蔬湯一品碗、涼拌折耳根一盤、紅豆腐乳一碟、泡菜一碟。

李君閣看了看說道:“這扣雞扣鴨是‘綑菜’不?”

“綑菜”就是完整的雞鴨入菜,一碗菜是整雞整鴨,稱為“綑”。

劉三高說道:“你大伯說了,讓大家吃好,但是又不要浪費,這次沒有弄綑的,都是鄉裏農家收來的小腳烏骨雞跟土麻鴨。我跟王黑子商量,今晚宰殺打整幹凈後,整只煮至八成熟撈出晾涼,切成手指粗的條,規整的放在扣碗裏,皮貼著碗底。雞肉上放漲發好的竹筍、蘑菇,黃花,鴨肉上放酸蘿蔔,摻入高湯,入蒸籠蒸至爛熟。出菜時,將扣碗翻扣在鬥碗裏,摻足調好味的高湯,撒蔥花上席。你看要得不?”

這也是九鬥碗的特色了,因為客人多,現炒肯定來不及,所以都是大蒸菜提前備好,當做主菜上桌,在添補幾個大火現炒的菜式,一台席面就算辦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