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現在燈紅酒綠,一天可以綠一堆人(第3/5頁)

李秋婷吃驚,連一旁的畫師、編劇等人都詫異。

這是陳子昂的設定。

原來,這麽講究啊。

陳子昂笑道:“五毒在佛教裏是——貪嗔癡慢疑。貪心重的人,輪回容易成蛇。我之前看過很多故事,有人生前貪執錢財,死後就變成一條蛇,盤在他的金銀上;有個和尚貪執他的缽,死後就成為了一條蛇守在他的缽裏。嗔心重的人,輪回容易成為蠍子。也有人說過,嗔心常生,易墮蠍子種,常藏陰暗處。蛇精和蠍子精,分別代表著貪心和嗔心。”

李秋婷目瞪口呆。

旁邊的工作人員也呆若木雞。

陳子昂說道:“貪心代表著愛,喜歡;而嗔心代表著厭惡,恨。愛和恨交纏著,形成了人類的所有情感。人類所有的情感都是愛與恨,喜歡和不喜歡。你覺得一個人好看,其實就是喜歡,是貪心;你覺得人醜,其實就是不喜歡,是嗔心。有貪、有嗔,所以才成為凡夫俗子。菩薩是什麽?菩薩是平等,對任何人、物,不起貪愛之心,不起嗔恨之心。”

眾人五體投地。

太講究了!

李秋婷呆了半天,又忍不住問道:“那主角為什麽是七個,不是六個,不是七十二個,不是一百個,也有講究?”

陳子昂笑道:“嗯,七大主角最後壓制了貪與嗔,和佛教中修行的目的是一樣的。七大主角代表什麽?代表人的七識。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是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其實還有第七識——末那識。甚至還有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叫作種子。前面六主角為啥打不過妖怪,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前六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念(六根),都是用來分辨美醜、善惡,產生貪心和嗔心的。讓六根六識去打敗貪心和嗔心,這是不可能的,六根六識是增長貪心和嗔心的途徑,只能幫倒忙。所以,前六個主角碰見蛇精蠍子精都敗了。第七主角是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簡單來說,就是人自認為有‘我’的那種意識,也就是說,末那識通過前面的六識,形成了‘我’的概念。”

不止李秋婷,參與這部動畫的工作人員,此刻早就跌掉下巴。

我的天,這部動漫來頭這麽講究。

原來不是陳子昂隨隨便便設定出來的啊。

李秋婷來了興致,她就知道,陳子昂不簡單。

這麽多幺蛾子。

有個同事忍不住問陳子昂道:“老大,我好奇問下,為啥第七主角是被蛇精采摘的,不是自己孵化,這個也有講究?”

陳子昂點頭:“因為蛇精和蠍子精要集齊前六識,才能形成‘我’,也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於是老七是被貪心和嗔心孵出來的。老七生出來之後,就管蛇精和蠍子精叫媽媽爸爸,也就是說,我們人自生出來就有了貪心和嗔心,有了喜歡和不喜歡。喜歡奶瓶,所以見到奶瓶就生貪心,就索取;不喜歡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生嗔心,就哭。老七在貪心(蛇精)和嗔心(蠍子精)的唆使下,幹了很多壞事,但最後也被貪心和嗔心所害。當老七的六個兄長被扔進丹爐中,他也就沒價值了,被蛇精和蠍子精也扔了進去。這裏就是說——如果人類被貪心和嗔心操縱,那最終的結果是滅亡一條路。”

周圍一群人冷汗直下。

我去,還真有講究啊。

仔細想來,還真是,水到渠成,似乎不是瞎編的。

於是,又有工作人員問道:“老大,你這樣說,我開始懷疑爺爺是誰?為啥那麽牛逼,看起來七八十的人了,攀巖采藥的身手比年輕人還矯健,第一集中一個飛刀就砍了一條蛇的頭,目測距離五十米,國家射擊隊的水平啊!”

陳子昂拿起前台姑娘給她送來的礦泉水,擰開蓋子,喝了一口,然後說道:“先看設定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是什麽時候?你們看爺爺的穿著,當時的文明已經發展的不錯了,至少絲質棉麻技術已經產生。棉花是宋明時期普及的,而麻布在公元前21世紀就有了,爺爺的穿衣材質,是麻布。爺爺用的鐮刀/藥鋤是金屬制品,看顏色是鐵。鐵器比銅器更晚一些,雖然在西周末年鐵器就出現了,但真正被民間利用起來,從事農業生產,卻是在春秋時期。所以你們看得出來嗎?爺爺是在春秋及以後的人。”

一群人張大嘴巴。

陳子昂給他們的這些設定,他們從來不曾細想過。

陳子昂笑道:“我們來看看爺爺的一些逆天特征——五十米外一刀砍死蛇;陰風能夠凍住所有的動物,而爺爺只是打個哆嗦;外表看起來七十歲,上不封頂;這麽大年紀采藥還能飛檐走壁;屢次從山上跌落幾百米,竟然都摔不死;爺爺能和動物對話;我給你們結論——爺爺不是凡人,即便是人,也是修行人——他老人家是練過的。另外,爺爺獨居,沒有妻子兒孫,你們也可以推測爺爺應該是一生修行,沒有結婚。能和動物對話,說明爺爺的道行已經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