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煉器

盛滿青色霧氣的黃金盤子仍舊放在原來的地方,一動沒動,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言末忘了煉制飛劍的念頭,而是因為他再次一頭栽進了書堆裏面。

只花了幾兩銀子,言末就讓客棧的夥計幫他買回一大堆和《易經》有關的東西,除了幾種版本的《易經》之外,更多的是各種各樣對於《易經》的注解,以及衍生出來的和五行、八卦、九宮變換之類有關的東西。

言末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原本正打算重新煉制飛劍,卻突然間發現,他連乙木是什麽都不了解。

天眼令他看到的那些東西,根本就不是他自己擁有的知識。

事實上他非常懷疑,天眼或許是某種接收器,在它背後,還有一個巨大卻無人知曉的存儲庫——一台包羅萬象的異能電腦。

就像當初他選擇到劍橋重新學習現代科學技術一樣,言末最終決定從頭學習《易經》,在言末看來,《易經》應該是中華大地上各種異術道法的理論基礎。

言末甚至懷疑,《易經》本身就是一種異能。

畢竟在此之前,他曾經見識過一個能將思想直接和電腦連通的異能者,既然現代有這樣的異能者出現,古代十有八九也同樣可能存在類似的異能者,這些異能者非常有可能創造出相當於電腦的東西。

在言末看來,實在沒有比八卦更像是電腦的東西了,而八卦又是從《易經》之中衍生而來,因此《易經》很可能是古人探索出來的、和異能有關的一些規則。

毫無疑問,這些規則並沒有覆蓋異能的所有領域,或許《易經》所涉及的僅是很小的一部分,不過正是因為有規則可循,所以容易得到發展。

同樣的道理,在科技之上也得到體現,歐洲的科技以數學為基礎,由數學衍生出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等等許多學科,正因為擁有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歐洲的科技才可以一代代傳承下來,並且得到進步和發展。

《易經》或許就是中國修行者們所掌握的數學,所以無論是何門何派,萬變不離其宗,絕大部分的道法都是遵循著五行八卦的變化,不同的僅僅是其中的精微奧妙略有分別而已。

從這個角度看來,中華道法確實要比印度瑜珈高明一籌,不過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中華道法和西歐科技有著一個類似的特點,那就是善於借取外部的力量,而忘記增強自身的能力。

善於煉制飛劍法寶、精通篆符法陣,幾乎成了中華道法之中高人的標準,中華道法的修煉者多閉關清修,絕少聽到過有人閉關苦修的。

正因為如此,像那在喜馬拉雅山一蹲就是五百年的苦修老頭,在中華佛、道兩界絕難看到。

不過言末最喜歡這種有中國特色的修煉方法,無論是他還是羅莉,都不是喜歡虐待自己的苦行僧。

四川自古以來就是佛、道兩敦極為繁榮昌盛的地方,成都旁邊更有青城山,青城山中就有大小計五、六座道觀,所以這裏和《易經》有關的書籍不但特別多,精通《易經》的道士也不在少數,正因為如此,言末乘著夜風到外面去轉了一圈,捎回了好幾個老道士的記憶。

有了這些根底,看起那些如同天書一般的東西,總算稍微好受一些。

言末和羅莉兩個人,每個人都分走一堆疊起來和羅莉身高差不多的《易經》和《易經》注解,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裏面,他們倆幾乎全都在閱讀之中度過。

值得慶幸的是,這家客棧無論是老板還是夥計,對於客人的情況都沒有絲毫打探的興趣,而羅莉的樣子看上去雖然很是怪異,不過她很少出門,所以漸漸地就被人淡忘了。

就在這樣沒有人打擾的情況下,兩個人將那些書裏的東西強行記進腦子裏,對於其中較為簡單和基礎的變換,可以說是了然於心。

讓言末感到高興的是,和煉制飛劍有關的東西,全都只能夠算是較為基礎的東西,現在看來其中並沒有太多緊難的變換。

又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言末將腦子裏面的東西全都整理了一遍,他終於重新端起了那用黃金煉制的圓盤。

看著那煉化僅剩的些許乙木精氣,言末知道想要還原到原來的樣子,幾乎毫無可能。

讀了那麽多《易經》和《易經》注解,言末自然明白,五行之中,木恐怕最不適合用來殺戮,這是因為五行之中的木,乃是生機之源,它就像是醫生和牧師擅長的是救人而非殺生。

原本那柄飛劍之所以有那等威力,是因為那兩柄劍雖然以木為本源,但是一柄呈金相,另一柄呈水相。

這其中就有些奧妙了,金雖然克木,水卻生木,所以金水相伴相生,就不會消磨乙木精氣,而金水二行,都是具有攻擊力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