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壓縮競爭者(第3/3頁)

“不用他們退出,其他公司的出價越低,咱們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少,能讓INPEX選擇較低金額就是勝利。”蘇城答應了阿利耶夫的國家貸款等條件,意味著能夠從阿利耶夫那裏直接弄到各公司的競標底價,到時候,只要瞅著其他公司的標書,出一個稍高的價格,就能得到阿齊久油田。

如果是瑟坦那樣的大型油田,有這樣的準備也就足夠了,多得到1%的分成,或者少得到1%的分成無關緊要。

但是,阿齊久油田是一個超級油田,到2000年以後,它的高峰產能將突破130萬桶每天,在100美元的市場價下,意味著每天的產值就有1.3億美元,大華實業得到45%的分成還是46%的分成,一天的差值就有130萬,一年將有4億美元的差距。

同時,30年,31年或者35年的合同,更是差距明顯,1個百分點放到35年的合同裏,妥妥的是100億美元上下。與其分給阿塞拜疆政府這麽多錢,蘇城還不如用來賄賂幾個公司團背後的政治對手。

他花費了這麽多精力在阿齊久油田上,自然要盡可能的獲得最大利潤。

每個石油公司都有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矛盾,數個公司組成的公司團,問題和矛盾只會更加突出,利用好了,自然能夠得到蘇城想要的結果——任何集體有了矛盾以後,它們的解決手段只能是妥協和保守化。對參與競標的石油團來說,選擇妥協和保守化,首要選擇必然是降低它們暗標中的出價。

最終,這些出價的降低,將回報給蘇城大量的利潤。就目前腐敗的日本政壇來看,1億日元用於賄賂黨派大佬已經很拿得出手了,5億日元給首相差不多是綽綽有余。當年賄賂田中角榮的“洛克希德案”,洛克希德公司為了強行扭轉飛機合同,而采取的秘密公關戰,也不過花了30億日元。

蘇城只是想要一個保守的收縮方案,又是由政壇反對派發起,相信人老成精的政客們,有足夠多的手段達到目的,興許都用不了1億日元,就能完成自己的意圖。

日本石油公司以外,BP的支持者是目前的在野黨工黨,埃克森和雪佛龍更是出了名的敏感公司,在不明確的知道6號油田是超級大油田的前提下,他們很容易受到國內政治的影響,剩下的殼牌、道達爾和埃尼,以及他們組建的公司團,也各有各的問題,誰都不是水火不侵的,只要拿出錢來,甚至有專門的政治掮客給你提供信息,達成目的。

令張超撓頭的是時間太短,而蘇城的計劃又如此復雜,涉及最少七八個國家,即便有成熟的賄賂通道,這些事做起來也遠不會一帆風順。

不過,張超只能勉力承擔這項任務。沒有哪一次石油競標是一帆風順的,為了石油,墨西哥改變了自己民族主義的原則,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等國構建了復雜而運轉困難的歐佩克,美國人揍了伊拉克,兩次!

國家要得到石油都是如此的不容易,公司要得到石油的同時還要得到利潤,那自然是更不容易。

自50年代以來,石油競標從來都是越來越難的。最新的技術,最肮臟的手段和最低的底線,仿佛是石油企業的標簽一樣。那些國際巨頭和他們的股東,也變的越來越善於學習,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難打交道,不如此做的公司,不是在吃老本,就是被其他善於學習的公司所兼並……

用不了多久,蘇城采取的這種壓縮競標的方式,就會變成每家石油公司學習的教材,並在適當的時候被復制。

從石油公司的角度,他們不怕復雜的計劃和多變的環境,他們更不缺乏執行的魄力和承擔虧損的勇氣,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成功。

也只能是成功。

失敗的石油公司,無論采取了何種策略,都是沒有意義的。成功的石油公司,無論采取了何種策略,都是飽含價值的。

一次失敗,就有可能葬送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一次成功,則可能將一家普通的石油公司推上神壇。

在這一點上,阿曼德哈默博士的西方石油公司可以算作是一個上佳的範例。而體型龐大,不願失敗的大型石油公司,往往是大華實業這種靈活多變的石油公司成功的注腳。

張超在巨大的壓力下輕輕呼氣,向蘇城打了個招呼,就一言不發的出門準備去了。

天知道接下來的會要開多久,他沒有多少時間去浪費了。

策劃方案,安排人手,監督工作,評估效果……任何一項都不像是能用幾天時間就完成的,而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原本是留給各公司準備標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