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大刀闊斧(第2/3頁)

林翰連續寫了好幾個類似的文字之後才算是找到了感覺,馬不停蹄的開始投身到寫作裏面去。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本書的,書名叫做《銀河系漫遊指南》,這不是一本地球上的書,它從來沒有在地球上出版過,並且一直到那場可怕的災難發生前,沒有任何地球人見過或者聽說過它。

然而,這絕對是一本非凡的書。

事實上,它可能是小熊星座那些偉大的出版公司所出版過的最非凡的書了。在銀河系東部外緣的許多更加開放的文明裏,《銀河系漫遊指南》已經取代偉大的《銀河系百科全書》成為所有知識和智慧的標準。

盡管包含有許多虛假或者至少是不夠準確的信息,但它卻在兩個機器重要的方面超越了那部更加陳舊和呆板的著作。

第一,它稍微便宜一點;第二,在它的封面上用大而友善的字體寫著‘不要恐慌’這句話。

這個故事的開始與一所房子有關。”

將小說的引子寫出來後,林翰松了口氣,萬事開頭難,現在慢慢起步,在別人瀟灑過春節的時候,他就埋首寫作,這樣效率似乎更快一些。

一到冬天,北京城裏的空氣質量就不好,霧霾嚴重得很,林翰甚至都不能打開窗戶透氣,透過玻璃窗看出去,像是有了一道天然的窗簾,灰蒙蒙的。

按照林翰的想法,原本叫做阿瑟·鄧特的主角將會從他的英國背景轉變成為中國背景,雖然第一章就會毀滅掉地球,但這種背景還是要修改一番,所以直接就讓主角叫鄧特了,誰讓百家姓裏面有鄧這個姓呢。

故事開始於一個普通的中國小城,鄧特是一個普通的中國男人,有人為了修高速公路而來拆他的房子,並且告訴鄧特這個工程的計劃已經在辦公室裏面放了一年多時間。

鄧特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想要當一個最強釘子戶,他躺在推土機前面想要阻止這些人。

與此同時,銀河系多維空間計劃委員會為了修一條星際多維空間高速公路,派出沃貢星人的建築艦隊來拆除“擋道”的地球。

鄧特的好友福林其實是一個外星人,他在地球被拆毀的瞬間將鄧特帶進了宇宙空間,搭上了沃貢星人的航船,成為了一名宇宙旅行的搭車人。

隨後他們兩人被沃貢星人發現並扔出飛船,卻又湊巧搭乘進了銀河系總統私自頭來的一艘名為“金之心”的全宇宙最先進的飛船裏,結實了另外一名幸存的地球人,特瑞莎以及機器人馬文,結成一個小團體。

在隨後的太空旅行途中,鄧特發現毛巾是宇宙間最有用的東西,並且體驗到了生命的全新意義,更發現所有他需要知道的一切居然都寫在一本名叫《銀河系漫遊指南》的電子圖書裏面。

他們幾人歷經匆匆艱險,最後意外發現宇宙中存在著一個專門為出資人制造行星的工廠,而出錢訂制地球的,赫然便是老鼠!

小說的荒誕在情節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邊地球因為要修星際高速路被拆掉,而那邊銀河帝國的總統則宣布非概率飛船研究成功,地球的毀滅一下子就變得毫無意義。

42是終極問題的簡單答案,當深思這個電腦回答出問題時,它說自己只能設計一台所有時間和空間裏最強大的電腦,通過1000萬年時間的運行,這台電腦將能給出答案,深思甚至已經給這台電腦取好了名字,叫做地球。

然而諷刺的是地球在還差5分鐘就能結束運算的時候,因為修星際高速的原因被沃貢星人給毀滅了!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並不多,只有8萬多字,合起來35章,這簡短的幾萬字濃縮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充其量算是中篇小說。

這比林翰此前寫過的很多書都要少,如果出書的話可能只有《三體》的一半那麽厚,拿在手上估計不大重。但花費在這上面的心思一點也不少,仔細雕琢這8萬字,林翰覺得自己一個月可能都完工不了。

事實上,八萬字對於網絡小說而言只是一個開頭而已,甚至都有可能還沒進入到正題部分,手速逆天的作者在一兩天時間內就能寫完這麽多。

事實上,林翰也曾經想過將《銀河系漫遊指南》的後面幾部也一塊寫出來,畢竟它們算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宇宙鏡頭的餐館》、《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見,謝謝魚》和《基本無害》這五部是一個整體。

但工程量比較浩大,對於林翰來講修改《銀河系漫遊指南》耗費的心血就會超過一兩個月時間,精益求精的他不想被讀者找出毛病來,只有不斷修改。所以後面幾部就暫時放在計劃之外,等有時間再說。

暖氣從房間裏面散發出來,林翰起身接了一杯水之後,又重新投入到工作裏面來,寫寫停停,將這一版保存下來,然後再開一個文档繼續寫,不同的版本堆積在文件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