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機器人三大法則

“機器人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者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不理。”

“機器人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機器人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經過時間的發展,其實還有一個第零法則,只是林翰現在並不想一股腦的全部扔出來,留著以後慢慢發,免得一下子沖擊力太大。

此時的科幻小說裏面,作家們對機器人的描述還是“機器人威脅人類”或者說“機器人反對人類奴役”這種憂思跟恐懼中,根本沒有想到還能從源頭上控制機器人。

把機器人當做是有工程師制造出來的工業產品,它們具有內在的安全機制,不會對主人構成威脅,這三大法則是機器人一切行為的根源。

在地球上時,好萊塢眾多科幻電影都同樣延續了這個設定,沒有擅自闖出去,只是偶爾會針對其中變種的法則做出顛覆。

其實機器人科幻小說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雖然規定了這三大法則,但小說裏面卻凸顯了機器人試圖遵守這些規則時遭受的意外困境,這些漏洞給機器人們造成了囚徒困境,所以才精彩萬分。

林翰寫作的速度並不快,他的文筆並不是那種華麗無比的類型,而是充滿質樸的味道,沒有多余的環境描寫,不會出現大段大段的刻意抒情,更沒有點綴什麽人機愛情故事。

一切文字都是為了中心服務,這裏的主角不是人類,而是一個個機器人。

這個短篇小說集除了引言之外,還有九篇短篇小說,林翰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第一篇,《羅比》寫出來。

然而修改起來,這顯然要比直接照搬照抄困難得多,所以林翰時不時要停下來撓撓頭發,仔細思索一番,這樣的修改到底恰不恰當。

引言是一人稱的口吻在描述,主角是一名記者,他去采訪一名叫做蘇珊·卡爾文的女士。當初寫作的時間是1942年,那時的美國跟現在差距很大,所以時代背景必須細化,要符合現在。

因此就幹脆把蘇珊女士的生辰定在2102年,現年75歲的蘇珊女士跟《美國機器人與機械人公司》同齡,從教育背景到科學名字,甚至第一個機器人的構造都需要好好修改才行。

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還以為今天可以把第一章拿出來,結果只是寫出了引言的初稿。

這玩意兒還得好好修改修改才行,幾千字的引言只是把大背景勾勒出來,同時引出第一章的內容來,開始講訴小女孩跟保姆型機器人羅比的故事,也就是故事中的故事。

蘇珊·卡文爾是一名機器人心理學家,她作為女工作狂人,投入到機器人的心理學研究中幾十年,跟其余科學家相比,她擁有更多的“人”味兒,更尊重機器人,奠定整本小說的感情基調。

羅比是一個機器人的名字,作為小說裏面最先出場的機器人,他並不會說話,也只是被當做保姆,而另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叫做格洛莉,第一章的故事就發生在羅比跟格洛莉之間。

《羅比》這個故事講訴了人類小女孩對機器人保姆的以來,以及人類成年人對機器人的戒備跟擔憂,沒有太大的沖突跟矛盾。

單從故事性上面來講,這肯定沒有什麽跌宕起伏的劇情或者無比宏大的場面,但它的象征性很強大,足以作為科幻小說歷史的重要分界點。

林翰現在比較頭痛的是人物的對話,這裏面角色的思想跟性格都是通過對話來表現的,什麽身份的人說什麽樣子的話,這樣才能最貼切。

夜幕逐漸降臨,林翰從椅子上站起來,他扭動脖子放松一下肩膀,同時走到窗戶邊上去眺望遠方,讓自己的眼睛得到休息。

寫作這件事情是急不來的,別的作家可能磨蹭一年才能寫出一本小說來,他有上一輩子的記憶力已經領先了一大截,別人站在起跑線開始起跑時,他就已經站在終點線前面隨時準備邁出最終一步。

萬家燈火點亮起來,小區裏面的樓房一盞盞燈光讓人察覺到家的溫暖,偶爾幾聲犬吠跟年輕人的笑鬧聲打破夜的寂靜。

一輛輛小車從主幹道上面駛回車庫,辛苦了一天的上班族終於迎來休息時間。

林翰將目光收回來,他摸了摸自己微癟的肚子,轉身就到廚房去,淘米做飯,然後用電飯煲開始蒸好。

至於菜就簡單弄一點,上次去超市采購的菜跟雞胸肉都還有一點,手藝湊合著將就吃一下,馬上要付房租的人,沒資格挑剔生活。

房間裏面一個人呆著著實有點冷冷清清的,他幹脆用遙控器將電視機打開,隨便播放點什麽節目都比靜悄悄的要好。

對面的屋子依然沒有燈光亮起,林翰開始擔心起陳佳璇來,於是拿著手機開始猶豫著,到底打不打電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