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去初中踩點(第2/2頁)

繼續往前走了大概五分鐘,鄭嘆動動耳朵,聽到讀書聲了。

很好,就在前面。

鄭嘆先看到的不是學校的大門,而是教學樓,走在圍墻上能夠聽到旁邊的教學樓裏面傳出來的讀書聲,有老師在領讀,一群稚嫩的聲音中,有帶著沒睡醒的慵懶意味的,也有那種扯著嗓門吼的,還有屬於小女生的細聲細氣的嗓音,都帶著屬於這個年紀孩子的情緒和朝氣。

莘莘學子,瑯瑯書聲。

鄭嘆能夠看到一樓窗戶那邊坐在教室裏的那些學生,有幾個坐後面的不怎麽老實的男孩子,從書本後探出頭,在某個背影上流連忘返。

鄭嘆忍不住一樂。

純潔的青蔥歲月啊!

相對而言,這時候的孩子們,還算單純的,不像幾年後電腦普及,遭受網絡沖擊的早熟的那些人。

沒有多少學生敢明目張膽望著窗口發呆,偶然有個學生注意到外面圍墻上的黑貓,看了過來,下一刻就被老師點起來回答問題。

鄭嘆沒有就此停下,繼續往前走,他準備去看看這所學校的大門,既然是過來踩點,肯定得將這一片摸熟。

初級中學,還是一所比較普通的中學,肯定比不上楚華大學的規模,就算是學校正門也不過和楚華大學的側門一個規模。

看了看,鄭嘆覺得沒什麽值得繼續研究的,便跳下圍墻,往學校裏面走去。

在這裏,鄭嘆肯定不敢就這樣直接走在學校的大道上,他不知道這裏是個什麽規矩,也不確定下一刻會不會有保安之類的人過來驅趕,便沿著花壇,借助一些綠化植物的遮擋,往裏面走。

沒有立即去教學樓那邊找焦遠他們的教室,鄭嘆先看了其他地方,比如食堂、小賣部、停車場地等,然後來到操場看了看。

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鄭嘆就將這所學校轉了一圈,一些主要建築和場地的布局也摸清楚了,最後才來到教學樓。

教學樓只有唯一的一棟,挺大的一棟,在家的時候,鄭嘆就聽焦媽和焦遠說過,教學樓一樓二樓是初一的學生,三樓四樓是初二的學生,最上面的兩樓是初三學生。教師辦公室在頭上,另一頭是廁所。兩頭和中間都有樓梯。

這所學校不分所謂的快慢班,至少初一初二年級不分。畢業班就另說了。

鄭嘆記得焦遠他們的班級是一年級一班,熊雄他媽覺得雖然沒分快慢班,但數字一還是顯得更有優越感一些,便將熊雄和其他幾個人都拉進初一一班了。

既然是一班,應該就是在這層的頭上,而且就在一樓,鄭嘆看著各個班級門上的班牌號找到初一一班的位置,這邊靠教師辦公室,估計也是被重點觀察的對象。

由於正面有走廊,總有人走來走去,有的是巡邏的老師,有的是尿急的學生,不太方便鄭嘆偷瞄。想了想,鄭嘆便來到教學樓背面,瞅準後面一個窗戶,跳了上去。

這邊靠下的那幾個窗戶都貼著報紙,估計是沒窗簾,太陽又照進去晃眼的原因,裏面的學生就用一些報紙貼著。不過,還是會留一點小角之類的讓他們閑著沒事的時候觀察外面的景色。

鄭嘆跳上最後面那個窗戶的窗台,原本準備站起來從上面沒貼紙的窗戶往裏瞧的,見到下面窗戶那兒有個沒貼報紙的小角,便從這個小角往裏瞧。

坐在這個窗戶旁邊的是一個男孩,他並沒有聽講台上數學老師的講課,此刻正用自動鉛筆將書本上那些數字“0”裏面塗成實心,然後再找“4”“6”“8”“9”之類的數字,將空心塗滿,塗完之後再用橡皮擦掉。

鄭嘆突然想起來,這種二逼事情自己以前也做過。除此之外,還會在課本上畫畫,給書上那些人物添上幾筆等。

算起來,拿筆寫字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後來都是電腦打字,大學的很多作業都是直接打印交上去,需要筆寫的就出錢找人代寫。總之,鄭嘆已經忘了最後一次拿筆是什麽時候。

不知道是不是察覺到有人在看著他的一舉一動,那男孩擡頭看看講台上的老師,皺眉,然後側頭準備從那個沒貼紙的小角看看外面的風景,結果這一瞧,就對上一只眼睛。

而且明顯還不是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