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打臉麽,誰打誰還不一定呢

公司總裁馬克首先發難,直接要求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把那份辭職信拿出來全面通報。

水務集團是有紀檢監察部門的,供水公司作為合資企業沒有,但有監察室和保衛部,人力資源部現在是引爆整個事件的起點。

石澗仁比較欣慰的是這位中方人力資源總監,沒有把事情摁下來,或者說知道跟獨立董事有點關聯,他也知道摁不住,何必白白把自己搭進去,所以現在比較鎮定的翻開文件夾宣讀了辭職信,外籍高層有拿到英文翻譯稿,但情況肯定昨天就通報過了。

和石澗仁了解又略有出入,那位主管收取的好處費不是兩千,而是五千元,可能意識到問題已經搞大了,索性竹筒倒豆子全都交代出來。

馬克從進來的時候臉上就一片鐵青,本來就嚴肅的德國人,現在更是好像加了鋼筋水泥一樣板著,但沒有什麽勃然大怒的狂躁,就是極為嚴肅的看著每一個中方高層。

人力資源主管念的過程中,這些中方高層就頻頻瞄石澗仁,誰叫他一直選擇坐在長會議桌遠端盡頭的角落呢,本來是方便他觀察每個人的表情,現在也成了每個人都能看他,好像三方都跟他不沾邊,又有點三堂會審的意思,不過石澗仁不佝僂局促,大大方方的坐在那隨手記錄些要點,還繼續觀察每個跟他對視的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嘛,多難得的機會。

對的,這些高層之間就是隱隱約分成三方,代表德國集團總公司的馬克等人倆德國的、一個比利時人還有個法國人,香港來的仨華裔只有一個海歸,另外倆普通話都不利索,是香港公司聘來的職業經理人,五位江州本地管理人員有兩位帶體制內背景,另外仨也是職業經理人。

念完之後馬克直接要求中方副總裁做解釋,不需要翻譯都能大概猜出來那種語氣下的內容:“我三番五次要求停工加強驗收整改,不能以外部確定時間來決定設備運轉投產的時間,更不能用行政命令取代工業運轉的客觀規律,中方管理層一直置若罔聞,現在怎麽辦?”

對石澗仁毫不掩飾厭惡表情的副總裁隨口應對,卻有點出乎石澗仁意料的直接把燙手山芋扔過來:“石董,你來公司已經有一周左右的日子了,一直沒在高層通氣例會上發過言,對於這件事,說點你的看法?”

看著那不怎麽善意的目光,還有挑釁甚至傲慢的口氣,石澗仁有點賤,直接用英語開口:“總裁先生,我想您應該清楚供水公司面臨的社會職責,也應該清楚石沱水廠在北部區新開發片區將近二十萬人口新城區的迫切需求,假若這件事在德國,你們會怎麽處理?”

馬克回答得非常快捷:“工業是需要按部就班的遵循規則,環保工業更是直接關系到民眾健康衛生的特殊行業,所以不允許有半點瑕疵!所以在德國……如果有類似的事情的,公共設施配套在城區允許搬遷進入前就會做好,公共事業,水電先行,不可能出現這樣新城區等待公共設施配套的情況。”

石澗仁抓住了其中唯一一次停頓:“那麽您見過這麽快的城市發展速度麽?我指的是北部區新開發片區,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時間,把這一片曾經還是田地和荒山的區域迅速變成目前這樣的城市局面,譬如說兩棟嶄新的三十層高樓建築之間,居然還有半座完全荒涼的未開發荒山。”

馬克攤開手:“沒有。”德國人還是實誠:“我確實從未見過中國這樣發展迅猛的城市化速度,哪怕是在德國,東德跟西德曾經的差距融合以後,也沒有得到這樣迅猛發展的機會,但這不是允許出錯的理由。”

石澗仁點點頭:“因為德國沒有中國的十三億人口,沒有中國這麽多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條件的民眾,因為德國……包括歐洲大多數地方基礎設施改良的余地已經不是很大,或者說也不具備大規模改良的條件,這是個社會學跟經濟學領域的復合問題,非常歡迎你們來到中國參與這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社會變革,但這場變革的主角必定是中國人,只有中國人才最清楚如何用又快又好的方式來解決中國式的問題,這點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不一樣,這個國家非常明晰的需要按照政府要求,不折不扣的達到完成執行力,因為我們首先是要滿足這個國家人民日益增長的巨大需求,解決了社會責任的問題,其次才是解決規則規範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效率,我們正是通過這種效率在短短的幾十年內追趕發達國家,您認可我這個觀點麽?”

馬克和身邊的兩位高層還低聲交流了幾句,不知道是交流英文詞匯還是交流看法,最後德國人嘟噥:“你是個節目主持人,辯論我不是你的對手,但問題嚴重性已經擺在這裏了,你說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