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揚長避短

石沱水廠是真先進,濾池是法國專利技術,電機是德國和芬蘭的,水泵是日本的,刮泥機是美國,閘閥是荷蘭的,總而言之基本上所有設備包括管線都是進口的,石澗仁在企業文件中能看見,基層一線有時候對七零八碎的那些小東西反而更講究必須是進口的,而主要設備大件偶爾還建議可以用國產代替。

道理很簡單,國產的看起來差不多,就是不耐用,主要設備大件不耐用也幾年一換,再大放在那也不怎麽麻煩,就是花點錢的事兒,可要是管線、開關、感應器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要是國產的,一旦出問題,全管網幾千幾萬米上更換起來,那簡直要人命,所以越是隨處可見的小卡子小管線,越要用進口的。

所有人都知道國產的雖然便宜到幾分之一甚至更多,但用起來壽命還不到幾分之一或者加上昂貴的更換維修費用,還不如進口的呢。

一直聽唐建文論述中國制造的問題所在,以前對石澗仁是個比較抽象的看法,最多聽柳清抱怨下自己網購的東西有多差,現在他終於明白了。

這還是那個中庸之道的問題,在一個國家窮得叮當響的時候,先解決溫飽問題,質量差點無所謂,先解決有無的問題,能賣出去換點錢就行。

慢慢的各方面條件改善進步了,再解決吃得好點,穿得好點的問題,整個產業再升級換代是勢在必行的。

不過從風土鎮的轉變看不出來這個過程的陣痛,因為那裏起點低,也跨過了工業這一塊,到石沱水廠這裏,石澗仁就能感覺沒那麽輕松了,如果再放大到整個國家,這種轉變的過程中,那些企業和從業者,遭遇的就是時代變遷,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麽以前能活得好好的,現在突然就沒法活下去的痛苦格外強烈。

站在國家的角度,當初只有粗制濫造的能力,不這麽幹,要餓死人出大事,現在如果繼續粗制濫造,更要餓死人出大事,所以必須轉型,而且這事兒還只能國家來主導,而不是交給市場,就看看自己眼前的這些現實,如果完全交給市場來優勝劣汰,多少國內制造產業會被國外領先品牌給吞噬掉,那才是另一層意義上的亡國。

這是個多艱難的大轉變,需要動用什麽樣的力量才能小心翼翼的在不影響絕大多數人生活條件的前提下轉變?

領導這種改變的人何其偉大?

有些人動輒口中體制問題,哀嘆亂罵,除了證明目光短淺,也沒說明什麽了。

不過普通人有這種眼光也沒什麽用不是,除了被人嘲笑心比天高,倒是很容易讓自己心態失衡,不過有識之士要是明白了這種道理,才能更好的指導自己的工作。

石澗仁笑眯眯的看著眼前這個有點緊張的中年主管,果然是負責原水采集設備調試安裝的項目主管。

因為整個工程專業性很強,自然采用的就是施工單位和生產單位共同配合的模式,要達到什麽樣的施工工藝,除了國內專業的代理廠商負責安裝,中德供水公司方也派出了相關部門人員作為使用方參與其中,也算是在極為緊張的時間內提前熟悉設備。

在這個過程中,生產單位方還要負責設備驗收,哪怕有施工監理機構驗收了,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有時候驗收環節就直接由接收的生產方來面對了。

時間一緊,那忙亂中的工作流程就不可避免的會打折扣,本來就是為了嚴謹和規避腐敗的工作流程一個不到位的走樣,就能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好比眼前這位,眼神基本不敢跟石澗仁交流,下意識的低頭看,如果說之前那些基層工人看見石澗仁這反應,還可以認為他們是層級相差太遠,面對高層的畏懼,而主管級別的成年人這種反應,除了心虛,就沒有太多的解釋了。

只是這種心虛,到底是因為知曉原水取水管道的施工有問題而產生呢,還是因為背後又夾雜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交易,那就需要石澗仁更進一步來判斷了。

好在石澗仁沒有俯瞰人心洋洋自得的貓捉老鼠心態,直接帶了這位主管就朝原水管道那邊走,示意其他人不用跟上來,穿過還相當淩亂的各種施工場地,遠遠的看見那條巨大管道往下的斜面時候,石澗仁終於開口:“你明確點告訴我,這個取水口有沒有問題。”

獨立董事是繼續朝前面走的,並沒有面對面看著身側略靠後的主管,也許就是避開了那如有實質的眼神,主管輕松不少,下意識的回應:“沒有!我們這個已經經過了監理……”

石澗仁打斷他:“現在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考慮清楚再回答我,我專門這樣有的放矢的來一趟,直接就要看這裏,是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你再不假思索的用本能防備的語氣來回答我,我只有交給有關部門來把你帶走審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