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蛻變可以來得春風化雨(第2/2頁)

所以從畫展開始除了開場的時候邀請不少專家名流到場,觀眾真的是寥寥無幾。

可趙倩手持拍攝的記錄很清晰,第一天只是記錄了整個開幕的過程,幾位高大的白人做了開幕詞之類以後,就是靜靜的觀摩展品,鏡頭對洪巧雲那些掛在安靜畫廊裏面的畫幅也只是大概的掃視了一番,場面很冷清。

石澗仁對現代繪畫藝術沒什麽感觸,洪巧雲最近這半年為了畫展準備的畫幅,他也只是偶爾經過畫室的時候看兩眼,完全不太能理解,所以現在忍不住回頭看了眼洪巧雲,似乎對朋友的努力被冷遇有點嘿嘿笑,誰知道洪巧雲面色不改:“繼續看。”

繼續下來就有點特別了,畫面中第二天明顯人數開始增加,明亮的畫廊中三三兩兩的觀眾在停留駐足,到了第三天就有點人頭攢動的味道了,不少人一直停留在某幅畫面前不動,石澗仁注意到鏡頭拍攝過了一陣仿佛還是那些人站在同樣的畫幅前,然後畫面中就出現了報紙,應該是當地的報刊,雖然是黑白的,但是有拍攝畫幅局部,石澗仁看不懂德文,再回頭看洪巧雲,這邊慢吞吞的幫他解釋:“觸及靈魂的神奇……這是他們給我定位,當地報刊是主動開始報道我的畫展,於是引來更多觀眾。”

果然,接下來的畫廊幾乎有些國內春運的感覺了!

人頭攢動變成了水泄不通,但是當地觀眾極有素質的形成流動的觀看路徑,幾乎就是循環的在兩邊畫壁前移動,可時不時的還是有人停下腳步一動不動。

然後到第五天,第六天明顯墻面上的畫幅就在開始減少,電視裏傳來趙倩輕聲的配音:“收藏了,昨天六幅,今天十一幅畫,已經被畫商和收藏家購買收藏了。”

於是攝像機的鏡頭好像舍不得這些畫一樣,開始比較專注的對著每張畫做特寫。

石澗仁終於全面的看清了洪巧雲的這些全新畫面。

在繪畫中,有個基本分類就是寫實和抽象,打個比方前者就好像小說一樣真實貼近生活,而後者更像詩歌,通過不具象的畫面傳遞思想跟情緒。

國人對繪畫還基本停留在畫得像不像這個寫實層面,歐美觀眾已經基本都傾向於欣賞具有思想內涵的作品,這也是很多國內畫家在歐美沒市場的原因,別人的人文環境和我們古代國畫積累的精神境界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現在國內繪畫界想出名想出國的基本都得走抽象派,而且抽象派對基本功要求比較低,更利於天賦的揮灑,門檻較低,所以國外才會經常出現什麽人三五十歲以後突然變成著名畫家的事情。

洪巧雲以前都是寫實的,這點從她給文天祥畫畫就看得出來,鬼畫桃符的抽象作品什麽領導能看懂啊,所以她也一直在這條路上賺錢,但顯然這一次,她也轉向了抽象作品,一張張色彩各異的畫面上只有一個人物,模糊不清的背景,不太清晰的人物造型,卻惟獨專注於刻畫了一雙眼睛。

每張畫上的人物環境動作都不同,就好像普通畫面虛著眼看,但洪巧雲單單把那雙不同環境下的眼睛非常仔細的刻畫出來。

也就是把石澗仁跟她反復討論溝通過的以眼識人,安詳沉穩而有光,真情深蘊的老人,光華生輝,精氣閃動的男人,輕盈明澄如流水潺潺的女性,眯著眼閃爍不定,狡猾奸詐的商人,遊移不定、惶惶不安的罪犯。

當虛化了周圍的一切,只憑借一雙眼睛,就能從其中讀出這個人的本質內涵。

有點巧奪天工的寫實帶著中國國畫講究的虛實神韻,卻體現出的完全是西方口味的繪畫模式。

讓觀眾們非常新鮮又很容易接受,洪巧雲帶點笑:“表現善良、英勇的全都是個人購買,據說是讓他們想起自己父親、祖父,這也是畫面時不時都會吸引人駐足不動的原因,掩蓋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人種的外貌區別,只透過眼光勾起他們的情懷,這批以德國馬克結算的畫賣得非常好,最後引來了法國跟英國的主流評論家畫商,把剩下的畫全都打包收藏了,二十幅,夠我輕松逍遙的玩大半輩子了,我想去周遊世界收集素材,你陪我一起不?”

小布衣是聽得真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