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窮人的思想(第2/2頁)

概括出來就是疲勞安全壽命設計思想:而這也就是斯貝發動機研制時候的思想,這些思想通過設計規範表現出來,具體指導發動機設計試驗。

疲勞安全壽面設計思想在從六十年代一直發展,到後世一直沒有被取代。但是疲勞安全壽命設計思想,是指在設計時候認為在結構中不能有缺陷,一單有缺陷那就報廢。

這種思想貫穿了斯貝的設計,同樣共和國引進的蘇聯設計規範也是這樣:只要結構上出現缺陷、裂紋馬上就報廢。

疲勞安全壽命思想指導下的產品自然就是相當可靠,同時也就相當的浪費,有的零部件並不是出現裂紋就不能使用。很多時候零部件出現裂紋到完全斷裂之間還有很長的使用壽命,若是就這樣報廢了那麽就顯得太過於浪費。

這時候怎麽辦?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新的設計思想:損傷容限和耐久性(經濟壽命)設計思想。

這種思想相當有意思,相當經濟,在這種設計思想中生產的產品不再是一出現裂紋就報廢,而是繼續使用。

有裂紋不可怕,繼續使用就好,按照損傷容限和耐久性設計思想設計的發動機,在設計試驗中已經測試出了零部件斷裂的數據,知道零部件在出現損傷後在什麽時候才會斷裂,那就繼續使用,平時注意多多檢查,按時間返廠大修就好。

這樣的設計思想設計出來的產品自然是壽命長久,這將榨幹零部件的所有使用壽命,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這就是為什麽這種設計思想所測試出的發動機壽命,被稱為經濟壽命的原因。

說了這麽多,終於反應過來。這麽經濟的設計思想,那肯定是窮人的最喜歡的啊,這樣思想設計出來的飛行器肯定是現在共和國軍隊的最愛,現在國內軍隊是最寒磣的時候,恨不得一分錢當兩分錢花。

能夠為軍隊節約資金的同時還能保證產品的質量,這簡直就是求之不得啊。

設計思想的確很不錯,但是在這83年的時候,損傷容限設計還在探索階段,還沒有那個國家真正在新機的設計中引入這種思想,自然在設計規範中也就是使用老式的疲勞安全壽命思想,這在楊輝看來已經是落後了,也不符合共和國國情。

上輩子,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美國的軍用飛機設計中就引入了這種設計思想,共和國也是九十年代初引入了這種設計思想。現在八三年算是黎明前夜,率先引入這個思想無疑是最好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