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雙贏(第2/3頁)

而《盜夢》的主戰場是2D銀幕,觀影效果更多的在於燒腦和研究影片中到底有幾重夢境,以及驚嘆東方人的精妙構思。

然而3D大片的崛起無可阻擋,卡梅隆的金字招牌、好萊塢大片的世界地位、美輪美奐的美景、無可挑剔的視覺特效享受,還有全球發行中投入的高額費用,以及106個國家和地區的同步上映,都為《阿凡達》創造驚天票房提供了保障。

上映第二周,《阿凡達》海外單周票房2.7億,北美單周票房1.3億,次周末票房7600萬,創造了美國影史次周末成績新高,創造了新的票房紀錄,也接開了《阿凡達》一路勢如破竹的破紀錄之旅。

反觀《盜夢》,次周北美票房超過8000萬,繼續穩坐北美票房榜次席,但是與《阿凡達》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到了這個時候,導演易小星、全球代理商華龍影業和各國發行商才發覺,麥小余決定硬杠《阿凡達》的英明與正確。

《阿凡達》上映第二周,由於周末正趕上聖誕節,次周末票房比首周末票房還要高,而且《阿凡達》在輿論上的發酵和閥蓋面,遠超過《盜夢》。

如果按照他們的意見,《盜夢》避讓鋒芒晚一周上映,屆時輿論宣傳方面會被《阿凡達》壓得死死的,首周末票房只怕會更慘。

哪裏能像現在這樣,樹立起“捍衛傳統技術,像3D霸主發起沖擊和挑戰”的“壯舉”?

悲壯?

美國人喜歡!

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人,更容易被英雄的悲壯所打動。《盜夢》的“悲壯”之舉,更能激發起美國民眾的共鳴,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忘記這是一部華夏電影,影片中的男女主演較為陌生,不是Jackie Chan,也不是章子怡。

哪怕《盜夢》在《阿凡達》面前摔得頭破血流,至少會為《盜夢》的北美票房提供更多的保障。而北美票房成績,往往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票房有指導意義。

“麥總高見。”

“明智之舉。”

“這手段簡直絕了。”

“老大,你咋知道《阿凡達》第二周會更猛呢?”

……

面對利益相關方的來電,以及易小星的好奇,麥小余只想罵娘。

如果不是實在沒轍,他吃飽撐的選擇硬杠《阿凡達》。

早先《阿凡達》方面放出的口風是7月初暑假档期公映;迪士尼的《魔鏡》打算借助《阿凡達》的東風,晚兩三個月公映;萌人的《盜夢》計劃在8月中上旬國內公映,錯後《阿凡達》一個月時間,避開直接競爭。

結果《盜夢》在戛納電影節上綻放光芒,華龍建議延遲到聖誕档,而且是全球公映;誰曾想到《阿凡達》也改到聖誕档期了。

這下美國暑假档期的銀幕空出幾千塊兒,《魔鏡》趁機頂上去;而《盜夢》就只有正面面對《阿凡達》了。

全球公映需要花費時間進行安排和各種宣傳,最早也要在十一月份才能安排好《盜夢》的全球公映。

可是十一月份《暮光之城2》公映,沒必要自家電影打擂台;錯過聖誕档避開《阿凡達》,選擇明年春節档吧,尼瑪西方人不過春節;而三月份又是茜茜主演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公映;再往後……黃花菜的都涼了!

綜合考慮,為了保證己方利益最大化,只能選擇聖誕档期上映。

上映前,外界普遍看好《阿凡達》,卻也沒想過《阿凡達》能達到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誰碰誰跪的逆天高度。華龍影業和一幫發行商還琢磨著錯後一周公映呢。

麥小余參考怪夢中的經歷,確定錯後必死。《阿凡達》掀起的3D熱潮,至少能延續到2月初。輿論一起聲勢龐大,2月份之前,全球影壇都無出其右,別想跟它掰腕子。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國內票房。

處於對華夏市場的重視,《阿凡達》選擇在10年1月4日公映,《盜夢》必須搶在國內公映前,盡可能多的收割國內票房。

他的應對策略完全正確,《阿凡達》1月4日在國內公映當天,創下了一個記錄——全球影史票房最快突破十億美元,只用了20天。

比麥小余怪夢中多用了三天,因為《魔鏡》搶走了全球首部3D大片的榮譽。

國內觀眾對這部影片充滿期待,影院排片率高得離譜,簡直可以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上映近三周的《盜夢空間》,排片率被擠到了不足10%的個位數,還好影片已經利用近三周的時間差,搶下了近三億的國內票房。

自從《阿凡達》12月公映以來,隨後幾周時間,全球影壇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阻其鋒芒。

唯一選擇硬杠的《盜夢空間》輸了,輸的卻不難看。贏了口碑,彰顯華夏電影人的不屈和奮進,至於票房……在北美上映三周來,票房三連亞,僅是北美票房就已經突破兩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