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求我啊

馮宇打電話跟李大福聯系了一下,詢問了他一些關於技術方面的問題。同用汽車還是有許多世界領先的技術和專利,這個雖然售價可能會高一些,但如果是哈爾濱機械急需的,還是值得買回去的。

至於剩下的工廠、品牌、銷售渠道、研發中心什麽的,馮宇興趣不大。

同用汽車的員工薪水和福利太高了,而且人員嚴重臃腫,太多吃閑飯的了,那些要養著許多人的資產,絕對是燙手山芋,不能接。

如今哈爾濱機械的汽車類相關技術,已經快追趕上國外頂級車企了,當然也跟技術投入比例最高有關。

每個世界頂尖車企,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一方面,比如有的車企擅長速度,有的車企安全性最好,有的車企擅長省油,有的車企在動力方面有突出表現,還有的車企外觀漂亮,內部舒適。

這也是那些品牌所帶給消費者的印象,或者說他們想給消費者灌輸的印象。

我們的車就是快,就是好看,比如那些跑車,但是安全性一般都不高,而且舒適性也不咋樣。

不同的性能,針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消費人群,但你要是各方面都比較平庸,那車就不太好賣了。

你說你的車哪方面都不弱,反過來的意思就是哪方面也都不夠突出,定位不夠清晰,消費者就很難提起興趣。

李大福問了技術總監之後,給馮宇發了一封郵件,上面按照馮宇提供的文件,圈定了一些用得上的技術。

能買回來當然好,買不回來也無所謂。收購婕豹弄回來的那些技術,也還沒有完全吃透呢。

加上此時他們自己的研發能力也不錯,多少外國知名工程師,也在給哈爾濱機械工作呢。

看著李大福給的技術需求冊,馮宇挑了下眉毛。就只有這麽幾個技術,是比較重要的?急需的技術,一樣都沒有?

前世華夏的車企也能慢慢的爬升到世界前十,也能在多項技術上做到世界領先,這一世更加重視之後,當然也做的更好。

有一些技術,哈爾濱機械雖然沒有,但是一氣、上海汽車等研發成功了,可以通過相互授權做交換。

更何況跟印度的塔塔汽車結成戰略合作夥伴之後,又得到了不少技術授權呢,真正急需的技術,還真不是特別多。

有一些技術,確實哈爾濱機械沒有,合作夥伴們也都沒有,但是大家車的定位不同,發展方向也略有不同,一些技術適合國外的車,但並不適合國內的車。

就像很多人說,不是國內車企不引進那些跑車技術,也不是不專注於研發,而是國內的交通情況,不適合跑車。

你說在美國,公路算是世界頂尖的,許多人跨州旅行,也都是開車,高速路上輕松跑一百二以上。

歐洲那邊許多國家也是這樣,他們在公路建設上做的非常好。你說華夏不能這麽弄嗎?為什麽華夏的公路差了許多?

因為華夏將更多的錢,投入到鐵路建設上了,華夏人多,首先要滿足最多人的需求才行。就像日本、韓國等也是一樣,大家首先提升的是公共交通,也是為什麽這邊的高鐵研究技術強大,美國的火車,基本上都是相當於華夏的綠皮火車速度。

因為坐的人少,稍微長途,人家選擇飛機了。哪像華夏,在一些節假日,站票你要是賣少了,都有人指著售票處罵,憑什麽不賣給我票?

再一個華夏人多,更喜歡能多坐人,多裝東西的車,跑車雖然也有一些人喜歡,但真心不多。

更何況,你到哪兒去開呢?上了高速路,就要收費,很多時候一直到下個收費站,才能挑頭,而且各國的交規也是不同的。

比如美國那邊,這條高速路限速是一百一,結果你開一百一,別人都開一百三,那麽交警來了抓你,你違反交規了。

在那邊有一條規定,在別人都高速行駛的時候,你速度太慢了,那就有極大的安全隱患,所以你要負責。

在華夏,你要是超速試試,有的是交警等著抓你創收呢!

所以即使收購了婕豹,但是哈爾濱機械也並沒有在跑車方面做出側重,這方面同用有一些不錯的技術,可是完全沒必要一定買回來。

……

“董事長,同用汽車的董事長兼CEO馬科·喬過來了,說是昨天跟您預約過了。”

馮宇點點頭:“讓他進來吧。”同時心裏暗暗搖頭,這同用汽車的掌舵人又換了啊。真逗,好像換個人同用汽車就能起死回生似的。

喲,還是個禿頂啊。馮宇一直覺得,如果你禿頂了,那不如幹脆改成光頭更好,要麽也把頭發剪短一些,這種明顯地中海式的發型,馮宇忍不住想笑。

這貨該不會是故意這樣留的,好讓對方在談事情的時候,總是無法集中精神。因為馮宇發現從這個馬科進來之後不到一分鐘,他已經有四次眼神集中在對方的發型上了,實在是太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