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第2/4頁)

歷史上關於陳慶之其他的記載很多,關於他圍棋水平的記載卻很少。有一些零零星星的記載,關於陳慶之下棋的記錄都非常簡單。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這個人在下棋的時候,非常善於尋找到敵人的破綻,甚至是制造出敵人的破綻。”如果這些記載可信的話,那就說明陳慶之的圍棋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尋找破綻”可能只是天賦,如果想“制造破綻”的話,那一定要有不錯的水平。

想要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水平,當然需要研究這個人的棋譜。在我國宋代以前,流傳下來的棋譜非常少,好像也沒有發現陳慶之的棋譜。當然,在將來發現他的棋譜也是可能的。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棋譜,是“孫策詔呂範弈棋局面”、“晉武帝詔王武子弈棋局”。根據現在的考證,三國時期孫策下的那盤棋極有可能是後人偽造的。而後面那張棋譜,就極有可能是真的。

陳慶之畢竟是陪皇帝下棋,他所在的南北朝離現在也要近一點。李小強推測,發現陳慶之的棋譜完全可能。陳慶之也是現在江浙一帶的人。所以他聽方老提到陳慶之以後,還以為他在哪個角落“掏”到了陳慶之的棋譜呢。

“哎,如果真能發現他的棋譜就好了。不過我認為,歷史上關於陳慶之棋風特點的描述應該是真的。小強你認為呢?可惜啊,如果能用真實棋譜印證一下,那就再完美不過……”

方老雖然是一位嚴謹的學者,不過他會這樣“猜測”也完全正常。圍棋是一種遊戲,裏面包涵了非常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我國的“諸子百家”中,有一種思想是和圍棋非常相契的。那就是我國的“兵家”思想。這種東方思維是如此的豐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說實話,為什麽圍棋只有東方人才玩得好,這裏面是一定有深刻道理的。

圍棋界有一個著名的“棋經十三篇”。它其實就是模仿兵家寶典“孫子兵法”而寫出來的。完整的“孫子兵法”好像也是十三篇吧。兩者不僅形式上高度一致,在很多內容上其實也是相通的。這其實也很正常,無論是“兵家思想”還是圍棋,其實就是在探討同一個問題,“追求勝利”的問題!這個才是“兵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圍棋的核心。

由於沒有棋譜,一老一小只能夠對陳慶之的“棋風特點”展開YY。

“哈哈,我認為陳慶之不僅善於發現敵人的破綻。他的力量應該也是很大的。方老您認為呢?”

“哦,小強你為什麽會這樣認為呢?”

“您不要忘了,陳慶之是極其擅長破城的。在古代軍事中,攻城的難度是很大的。陳慶之的人數那麽少,他卻能夠打破那麽多的城池。不可能每個城池都有破綻被他抓住吧。就像下圍棋一樣,他能夠打破城池,一定要有絕對的力量做保證。您說是不是?”

“哈哈,對,對,絕對的力量是正,發現破綻是奇。兵家最講究正奇結合,下圍棋其實也一樣。要成為高手的話,一定要講究正奇結合……”

兩人在那興高采烈的分析陳戰神的“棋風特點”。旁邊的張志東就顯得有點沒趣。他本來是想看李小強“好戲”的,見方老居然拿一個“名將”和李小強類比,這顯然讓他大失所望。在這個年頭,了解陳慶之的人並不多。張志東同樣對這位“棋手將軍”沒有什麽感覺。兩人的談話也基本上插不上嘴,只好在那心不在焉的聽著。這個時候,方老突然話風一轉:

“小張,我怎麽看你魂不守舍的。怎麽了?難道昨天和你那個對象吵架了。”

張大記者難得的臉一紅,隨後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沒,沒有,我……我和她好像還不能稱為對象……”

“不是吧,聽說你們都認識好幾年了。不是我批評你小張,對待這樣的婚姻大事要嚴肅。你這樣吊兒郎當怎麽能行,你把這當成什麽了,當成兒戲嗎?”

“不不不,方老,您聽我說,我……我倒是很想嚴肅,可……可問題是……”

“哦?哈哈哈,看來我錯怪你了,難道是人家還沒有松口?哎,我說你這個小夥子什麽都好,在這個方面怎麽這麽笨呢?不過沒關系,你這小夥子不錯,那個姑娘也不錯。我和她的父母親都很熟,改天我幫你湊合湊合。我們同事一場,你這個忙我是一定要幫的……”

方老把胸脯拍的震天響,張志東大喜,沒口子的“謝謝方老,謝謝方老……”李小強在邊上再次鄙視張志東:

“一年多以前就聽說這個家夥在處對象。沒想到這個家夥的水平這麽差,都這麽長的時間了,居然還沒有把人家拿下。嗯,這家夥絕對是個菜鳥,十足的菜鳥。他的菜鳥程度肯定要超過我……”

李小強在邊上胡思亂想。由於自己的“試應手”總是下不出來。李小強隱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可能也是個菜鳥。當然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像李小強這樣驕傲的人,那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是菜鳥的。李小強就是搞不清楚,自己這麽“優秀”的一個人,為什麽在這方面會這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