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東洋館裏的中國國寶(第2/2頁)

史稱此時“朝中正人為之一空”,甚至民間還有這樣的流傳:“欲得天下寧,當拔眼中釘;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後來丁渭垮台,王曾為相,李迪起復當上了秘書監,到舒州當知府。太後病故,朝廷重召李迪為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不久,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景佑中期,李迪被呂夷簡排擠陷害,罷為刑部尚書,到亳州當知府。當時元昊攻打延州,宋軍損失慘重,李迪自請戍邊,仁宗不許,命李迪為彰信軍節度使,知天雄軍,調知青州。

次年,駐守本鎮,李迪請求告老回鄉,被封為太子太傅後致仕,回到了濮州。

公元1047年11月1日,李迪病逝於家中,享年七十七歲,仁宗追贈李迪為司空、侍中,謚號“文定”,並親自題其墓碑為“遺直之碑”,又改其所葬的鄧侯鄉為“遺直鄉”。

這就是這位大名鼎鼎的畫家李迪的生平,按照他的生平來看,其實他當畫家不過就是個兼職,他主要的工作,其實是個政客。

但是他這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不光是宦海沉浮,幾經起落,不過最後的結局還算不錯,而且在民間的口碑也非常好,最後還落得個忠臣良相的好口采。

這樣的生平,就給他的畫作加成了不少。

再加上他這副《紅白芙蓉圖》質量確實上乘,所畫紅白芙蓉各一幅,線描技巧方面,非常有黃筌的畫風精神。

而且畫圖造像描寫極為寫實,在中國歷史上屬於非常罕見的風格,在用筆方面也非常講究,筆鋒纖細且色彩層次微妙,這樣就讓這紅白芙蓉富有情趣,對余白的畫面空間完美的利用,也讓征服作品顯得更加的自然而靜謐。

這樣風骨和獨具特色的花鳥畫,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都不算多見,更何況還是如此這般的精品?

再加上歷代名人,和圓明園的收藏,就更是讓這幅畫的身家提升了不少,所以日本鬼子把這幅畫評為日本國寶,倒也算他們有眼光的。

只不過今天,這幅日本國寶,就要回家了,回到他原本所屬於的地方,不在回飄零在這異國他鄉,被這些日本鬼子來褻瀆了。

這幅畫的防守可以說非常的嚴密,厚重的玻璃罩,還有鈦合金的鐵絲,外加上多個各種類型的探測器,攝像頭什麽的。

不過被掐斷了電源,這些電子監控設備,就難不住金沐晨了,砸碎玻璃罩,剪斷金屬絲,很快這件名家畫作就被他收入了囊中。

金沐晨沒有過多的停留,而是繼續向前,接下來這幅,也是被日本人評為是日本國寶的一件名畫。

這幅畫就是李生的《瀟湘臥遊圖卷》了,展出在這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瀟湘臥遊圖卷》,其實只不過是原畫卷中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是三十公分長,三十三公分寬而已。

這幅畫的作者,其實並不是叫做李生,而原本應該是一個姓李的書生而已,但是因為他畫這幅畫的時候,名氣不大,所以並沒有人記錄下他的真實姓名。

而且和那些悲催的西方畫家一樣,這個李氏書生在創作了這幅畫作之後,他的作品,並沒有立即引起當時人們的重視。

直到後來,他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之後,他的畫作被歷代文人騷客收藏,最後輾轉流入到了清朝的宮廷之後,這才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很多人把這幅《瀟湘臥遊圖卷》視為鴻篇巨制的佳作,藝術價值奇高,可是在想查證當初這幅畫的作者具體是誰的時候,卻已經根本就無從考證了。

而且就算再想找這個李氏還有沒有其他的作品的時候才發現,那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很有可能當年這位李氏書生,當年原本創作這幅畫卷的時候是自信滿滿,覺得這幅畫卷完成之後,自己很可能會一舉成名天下知的。

可那想到,在畫完成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就沒引起別人的重視,所以後來也就郁郁而終,沒有在留下其他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