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英雄的道路

“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麽樣?”

白清炎此時真的是聽得差點七竅流血。本身天氣就不是很好,偏生這個人的聲音還是如此詭異,講的故事更是亂七……好吧,發人深省。

“暫時無法回答麽?也罷,這個故事還有後續,你要聽嗎?”在得到了白清炎機械式的點頭後,那人繼續著他的講述。

“在那場最後的火災中,男人救起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也成了他剩下的年月裏唯一的救贖。男孩因為他最後在火災中被男人救出,因此無比的熱衷於幫助他人,並且憧憬著男人的背影,想要成為男人那樣的人。”

“是的,男孩的願望和當年的少年一模一樣,他的理想是‘要當正義的夥伴’。不僅如此,男孩還有著自我犧牲精神和正義感,這一切都來自於男孩對男人的憧憬——盡管這並非是男人的本意。”

“在男人逝去後,男孩在陰差陽錯之中也踏入了當年男人踏入的戰場。出於很多包括運氣在內的因素,男孩居然也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不過同樣的,他也做出了和男人相同的選擇——破壞掉那個只會帶來災厄的奇跡。”

“在戰爭結束後,男孩為了自己的理想繼續努力奔走著。一次又一次地為他人而戰,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背叛,男孩始終得不到人們的理解,這就是現實。最終,男孩在一次行動中拯救了幾百人的性命,卻被他拯救的人們送上了絞刑架。”

“‘既然生前缺少拯救別人的力量,那麽死後就能防止悲劇吧。’男孩這樣想著,奉上了自己的性命為祭品救出百人左右的性命,男孩也從來沒有後悔。因為,他希望在這之後他可以拯救更多人的性命。”

“或許是出於某種巧合,男孩死後居然走上了和他的養父同樣的道路。殺掉一人拯救百人,殺掉百人拯救萬人,最終男孩的手上只剩下了鮮血,男孩最終的願望也從最初的‘正義’變成了‘殺掉過去的自己’。”

“這,就是前後兩代‘正義的使者’的故事。他們從未勝利,卻也從未退卻,最終一無所得。他們的理念是所謂的‘結果主義’,殺掉少數非死不可的人來拯救多數人的性命,終於將自己也埋葬於其中。”

聽到了這裏,白清炎也不禁嘆了口氣。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話,那麽這個男人無疑是個失敗者。他為了理想去奮鬥,最後卻一無所得。或許結果並不是那麽重要,可是如果就過程而言,這個男人的理念白清炎能夠理解,但是萬萬不能接受。

既然手段是殺人,盡管目的是拯救,但是惡的種子無論如何也不會結出善的果實。手段都已經錯了,怎麽可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真的遇上了那種情況,自己又該如何呢?漂亮話誰都會說,什麽只要努力一定都能拯救啊,什麽一定會有辦法啊,現實哪兒有這麽美的事情?說實話,在真正面臨這種事情的同時,多數人都會做出和剛才那兩位父子同樣的選擇。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家都是事情找上門,而那兩位則是沒事去找事。

殺掉少數人拯救多數人,一個人死總歸比一百個人死好,這句話乍一聽是沒錯的,但是它從本質上來說是錯的。它錯就錯在了一個基本理念上——人命從來都不會用“條”這個單位去衡量。

正如同那句俗語所說的,“人命又不是韭菜,割了不可能再長出來”。佛祖也曾雲不以萬人而輕一人,原本在生命的天平上,萬人未必就比一人更重。如果真的人命可以用“條”來計算,那麽作者建議再度進行量化,像稱豬肉那樣來個稱斤論兩。三四頭小豬的重量也未必能重過一頭成年肉豬,同理來看,三四個人的性命也未必能重過另一個。如果這樣發展下去,那麽還可以再細化。豬頭肉和豬腿肉的價格肯定是不一樣的,瘦肉和肥肉的價格肯定也不一樣,那麽每個人的價值就應該再度細化了。

“如果要救助他人並且矢志不移的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最終一定會遇到這種選擇題。到了那個時候,也將會是一切理想的破滅之時。”那人站起了身來,眼神飄往了遙遠的天邊,“你說說,這種一事無成的人活著究竟有什麽意義呢?還不如死了算了。”

“我覺得總會有……”還沒說出完整的一句話,白清炎便已經卡殼了。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呢?難道說要承認他們的理念嗎?承認自然不可能,但是一味的否定恐怕也是不能的吧?詛咒別人死了算了就更過分了。

“這個問題先放在你這裏好了,什麽時候想通了再回答。”那人忽的朝白清炎的後方努了努嘴,“喏,你的朋友來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