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沒羽箭(第2/3頁)

“兒孫無能,羞於提及祖上啊!”

聽到秦風問及自己的來歷,老人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祖山姓張名清,在江湖上也有些名聲,人送“沒羽箭”的外號,一手飛蝗石使得出神入化,江湖上難逢敵手……”

提到自己的先人,老人是神采飛揚,因為最早被接引到這處世外桃源的人,大多都是身強體健的年輕人,有很多本就是江湖豪強,這才使得武功鼎盛,老人閑暇的時候,也會和村子裏的人聊一些江湖上的往事。

“沒羽箭,張清?這……這名字怎麽如此熟悉啊?”

聽到老人報出的名號,秦風一拍腦袋,說道:“我知道了,沒羽箭張清,那不是水滸裏的人物嗎?他在水滸一百零八將裏面,排名好像還不低呢,不……不過歷史上真有這號人物嗎?”

秦風最早接觸的讀物,就是水滸的連環畫,那時他沒有錢,往往都是賣東西到廢品站的時候,帶著妹妹坐在一堆別人送來的書堆裏讀到的,那是秦風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

至於看水滸正本,那則是在認識劉子墨之後的事情了,有了連環畫上那些人物的生動形象,秦風在十歲左右的時候,讀那厚厚的典籍一點都不吃力,對立面的人物記憶的十分深刻。

在跟隨載昰學藝那段時間,由於學文物的鑒賞與修復的時候要考證很多歷史資料,秦風還曾經讓胡保國幫他借閱了很多市圖書館的藏書,也就是那時候起,秦風才知道《水滸》其實只不過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一部小說而已。

《水滸》最早的藍本是宋人的《宣和遺事》,它著力描寫了楊志賣刀、晁蓋等結夥劫生辰綱和宋江殺閻婆惜等事,對林沖、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寫。

到了元末明清的時候,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通過曲折動人的情節,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典型,躋身於中國四大名著之列。

要知道,雖然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讓一大批將領卸甲歸田,但是在北宋的時候,朝廷實力還是很強的,像那種聚義造反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水滸這個故事,也只是施耐庵為了揭示當時的社會矛盾和暴露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和腐朽杜撰出來的。

學考古和歷史的人,都講究嚴謹,所以在得知老者是沒羽箭張清的後人之後,秦風臉上的驚訝絕對不是裝出來的。

“水滸?那是什麽東西?”

和秦風臉上顯露出來的震驚不同,老人則是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神色,不過他也沒想到秦風真的聽聞過祖上的名聲,畢竟老人所說的江湖,已然是千百年前的事情了。

“水滸是一本書。”

秦風深深吸了口氣,說道:“那是由元末施耐庵所寫的,詳盡描述了北宋時期梁山好漢造反差點推翻了宋朝統治的一本書,你先祖張清,正是那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之一,擅使一手飛蝗石暗器,不過那終究是民間小說,我沒想到這居然是真的……”

老人的祖上是元初的時候就躲入到了這世外桃源,而施耐庵則是元末明初的人,而所謂的四大名著以前只是流傳在民間的手抄本,是在建國後才被定義的,老人確實可能沒有聽過《水滸》這本書的名字。

看到老人一臉迷惘的樣子,秦風把水滸的大概情節給老人描述了一下,對其祖上張清的事情說的尤其詳細,連最後張清死於征討方臘為救雙槍將董平而死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梁山這事兒倒是真的,我家裏族譜中有提到過。”

聽到秦風提起梁山,老人眼睛一亮,開口說道:“宋江這人也有,不過你說的晁蓋我沒聽說過,梁山聚義也不是一百零八個人,而是三十六個人,他們並沒有起兵造反,否則早就被朝廷給滅掉了,而且我祖上也並非死於刀兵之下……”

雖然家道中落,但老人的家譜還是保存十分完好的,按照家譜中所說,沒羽箭張清的確和一幫兄弟在梁山打家劫舍,但後來被朝廷招安,出任東昌府虎騎尉。

至於方臘造反的時候,張清也並沒有隨軍征剿,他一直活到了南宋時期,八十五歲的時候無疾而終,在那個年代算的是是高壽,南宋皇帝甚至還頒發過旨意褒獎呢。

“這……這歷史真不能信啊……”

聽到老者所講的家譜,秦風不由目瞪口呆起來,感情除了野史不能信,這正史也有諸多出入的地方,真實的事情和歷史記載的,簡直就是南轅北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