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雄姿英發 第二十五節 民情(2)(第2/2頁)

他們談及的問題也正好是趙國棟最關心的問題,從江東新區一開始建設,趙國棟就要求將保障房問題納入綜合規劃,而且明確提出保障房安排布置區域不得受到歧視,必須要和其他商業開發享受同等條件,否則也就失去了保障房意義。

應該說從前年開始保障房建設竺文魁還是放在了心上的,江東新區那邊一開始開發,特別是進入了大規模商業開發之後,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也拉開了序幕,但是面對著城市居民對於住房需求的高漲,雖然市裏邊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但是明顯還是力度不夠,所以趙國棟也曾多次在市委常委會上提出市政府應該明白保障房建設是一級政府不可推卸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誰若是忽略了這一點,那就是瀆職。

但是巨大的需求缺口以及商業開發可能帶來的巨大利益始終影響著決策者的思路。自己作為市委書記的提醒也只能起到一定作用,利益的吸引才是根本。

在不少決策者看來,充盈的財政收入才是關鍵,只要有充裕的財政,你才可以如臂指使的幹大事兒,作大項目大工程,讓上級領導看到你的雄才偉略,你的魄力決心,至於其他只能擱在後邊了,這一點連鐘躍軍和竺文魁一樣不能免俗。

當然在保障房上的巨大投入不可避免的會對市裏四處都急需用錢的財政產生一定影響,這也是一個原因。但是趙國棟認為這不是根本性的原因,錢少有錢少的用法,錢多有錢多的用法,關鍵還在於你作為主要領導,心目中有沒有將這樁事情提升到某個高度,提到了某個高度,你就是排除艱難險阻也也一定能幹成,沒有提到那個高度,便是手中有余錢,你也會首先考慮其他事情。

趙國棟之所以一力要求將市裏四大班子和主要行政職能部門遷往偏遠的妙峰山東南麓以外的區域,除了希望帶動城市向烏江以東發展外,也就是想要盡早為寧陵城市發展戰略縱深定調,讓市委市府能夠跳出窠臼,不要局限於沿著烏江和越秀河發展,而要像以妙峰山和妙湖為中心基點的淺丘區域發展,那邊植被和天然綠化狀況更適合發揮城市的綠肺功能。

而圍繞著妙峰山和妙湖不但可以讓城市功能區更豐富範圍更大,而且也可以避開城市占用太多的上等良田,淺丘區雖然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上可能會更大,但是卻讓整個城市面貌變得更要豐富多彩,城市環境也會更優化,可資利用的土地面積也更大,而相對於西面和北面,所需要動遷的人口密度也要低得多,可能引發的矛盾也要要小得多。

江畔漫步所見所聞更堅定了趙國棟將城市主要行政部門向較為偏遠的妙峰山東南麓搬遷的決心,這樣可以讓整個城市定位於妙峰山為中心基準點,如果再輔之以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城市向西、向北兩片基本口糧田區域的延伸,可以促使整個城市迅速轉向東南方向發展,為今後寧陵市十年發展確定一個方向和基調。

而這個基調和方向一旦確立下來,整個江東新區就徹底被納入了新城區範圍內,不但可以有效保護西江區那邊的老舊建築風貌,而且也能讓一座現代化新城屹立在以妙峰山為中心的江東,而占地達九平方公裏的妙峰山和妙湖幾年後將會成為其他城市艷羨不已和永遠無法復制的城市天然心臟和綠肺。

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加大保障房建設及其配套社會公共體系建築的建設,利用城市行政部門遷移來吸引和推動這些配套體系在這個區域的迅速形成,這就是行政權力和資源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打造一座心目中的理想城市,要讓城市各個群體階層最大限度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帶來的好處。市場經濟固然是主流,但是在涉及公益和保障體系時,必須要用行政權力來強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