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11節 潮起(1)(第2/2頁)

“為峰,我注意到你剛才提及到懷慶方面所說的希望引入一個巨型項目,不知道這個項目是不是就是指世大集電那位離職的老總正在籌建的項目?”

應東流目光如電,清冽的眼神閃耀著熠熠光芒,很顯然懷慶方面的這個意見書和規劃報告激起了極大地興趣,任為峰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沉穩得有些近乎於練枯禪一般的省長有如此表情。

“嗯,懷慶方面和我談過,他們正是通過一些渠道在積極聯系張軼京、余華年幾位先生,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懷慶方面感覺到壓力很大,覺得單以市裏的力量難以和其他地市競爭,所以才會專門來省裏匯報,請求省裏給予支持。”任為峰點點頭。

“這是一個契機,百年難遇的契機!”應東流站起身來,背負雙手來回在案桌後踱步,“我也通過學界一些朋友得到消息,世大集電被賣給台集電對於張軼京先生打擊很大,他打算重新創業,而且是打算到大陸創業,目前正在作積極籌建階段,我的一位老師也參與其中,沒想大懷慶方面嗅覺這麽靈敏,居然就能搶在前面,而且還能取得一些緊張!”

“嗯,懷慶方面趙國棟副市長介紹,通過香港方面一個朋友介紹搭上線,花費了不少周折,據說諸如華登國際、高盛、漢鼎亞太等多家國際投資公司都對張軼京先生出面籌建的這個企業十分看好,準備投資進入,現在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估計很快就要有動作出來。”任為峰似乎也被應東流的表現所影響,變得有些激動,“東流省長,我看了看懷慶方面做的規劃書,做得很細致很翔實,而且也十分切合實際,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豐富而具有針對性的規劃書,如此巨大一個項目還在其次,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可能帶來的吸聚效應,極有可能為我們安原帶來一次莫大的契機!”

“是啊,為峰,你說的沒錯,這的確可能是一次莫大的契機,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自九十年代以來每年以百分之四十的速度增長,滬江華虹NEC承擔了我國的909工程,這也是我國909工程的正式啟動,64M同步動態存儲器已經在今年二月就正式生產了,7月產品就開始外銷,可以說滬江已經在這方面占據了先手,我們安原要想在這方面占據同等高度,就必須要抓住這個契機,絕對不能失去。”

應東流在案桌面前站定,想了一想,這才拿起電話:“寧書記嗎,我東流啊,您在辦公室,好,我和為峰省長有重要事情想要馬上過來向您匯報一下,嗯,很重要,好,我和為峰馬上過來。”

擱下電話,應東流點點頭,“為峰,你通知陳英祿、何照成以及趙國棟馬上趕到安都來,讓他們直接到省委那邊,我們先去寧書記那邊。”

“老何和趙國棟他們可能還在安都,還沒有回去,要不我先打電話讓他們到省委那邊等著,這邊讓老陳馬上趕過來。”任為峰點點頭,他知道應東流也是一個說幹就幹的實在人,既然下了決心,就要馬上作。

“這樣也好,寧書記正好今天下午有時間,我看我們可以就這件事情好好研究一下,這也許關系到我們安原省今後幾年的一個主導產業走勢,嗯,另外你通知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負責這方面工作的同志的也來參加,請他們也參與分析研究,為省裏邊決策作參考。”應東流吸了一口氣,“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在電子信息產業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電子信息產業日後將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我估計要不了幾年可能就會超過其他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