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亂雲飛渡仍從容 第一百六十五節 點評(3)(第2/2頁)

“邵省長,豐祥藥業現在只能算是試生產階段,今年不行,估計明年才能進入正常生產階段,按照我們的計劃,明年力爭實現產值兩千五百萬,利稅三百萬,後年實現產值四千五百萬,利稅七百萬。”林和祥在邵涇川面前也顯得相當大方自然,不像一般企業見到領導時那種誠惶誠恐的模樣。

“我有些印象了,老林,你原來在大東制藥廠擔任廠長吧?”邵涇川在參觀完企業生產之後,這才回憶起來一些事情,微微笑道:“什麽時候來這裏搞的這家企業,還是合資企業?不是假合資吧?”

“呵呵,邵省長,我們這家企業是正經八百的合資企業,我們林家在國外有些親戚,他們在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那邊都有些產業,這一次也是相應國內對外開放歡迎投資的號召,來大陸投資,我從大東制藥廠回市經委之後,覺得在機關裏也就有些不太適應了,幹脆就停薪留職,做點實際事兒。”邵涇川也很坦然的介紹自己來窪崮的經過,“正好這邊中藥材市場搞了起來,一個偶然機會遇到了陸書記,陸書記邀請我來這邊考察投資環境,加上在國外的一些親戚也有意來內陸投資,我又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一拍即合了。”

“唔,老林不錯,這麽大年齡還敢出來創業,我看我們的幹部隊伍裏邊沒多少有這樣的膽魄。”邵涇川有些感慨,雖然不清楚林和祥為什麽從大東制藥廠廠長位置上離開,那是昌州市的企業,但也脫不開各種復雜的人為因素,現在林和祥跳出一個天地來發展,也許反而是一個機遇,“現在我們國內就缺乏這樣敢大膽創業的企業家,缺乏這樣創業的精神和勇氣。”

李志遠也接上話,“省長說得是,像林總這樣有毅力決心從的幹部實在太少,我覺得這也很我們國內鼓勵創業的機制有關,大家都更傾向於那種追求安穩生活的心態有關。”

“嗯,李書記這話一針見血啊,我們國內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就是在這種機制上的欠缺,我有朋友在美國,像他所說,美國青年在大學畢業之後很多都不是選擇到政府機關或者企業去工作,很多都是選擇自己創業,而美國政府部門也有很多優惠政策對這種自己創業加以扶持,再加上還有一些商業性的風險投資基金對這種創業予以支持,使得美國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上始終走在世界前列,這值得我們深思,怎麽來營造一種適合人才創業的氛圍,也許日後將成為決定一個地方發展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陸為民忍不住也插話道。

邵涇川驚異的看了一眼陸為民,這個年輕人的眼界思路的確不凡,這番觀點正是他內心所想,而李志遠也是覺得陸為民這番話說到了他心坎上,把他內心想要表達的意思都和盤托出,望向陸為民的目光也變得更加復雜。

“我們國民這種求穩心態其實也和保障機制有很大關系,如果國家能夠在保障和扶持機制上有所變化,讓知識人才在創業上少一些後顧之憂,那麽這種創業氛圍就能夠逐漸營造起來。”孫震也適時加入話題。

邵涇川滿意的點點頭,“嗯,你們的觀點說到了要害,但是要健全這種機制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從中央這個層面來精心規劃,周密部署,同時也要引導國民從心態上從因循守舊向勇於開拓進取的觀念轉變,這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見邵涇川興致比起前兩天在開發區豐州市和古慶考察時大相徑庭,李志遠和孫震心裏都是放下了心,看樣子這邵省長對後邊這兩個縣的考察還算圓滿,至少可以獲得一個中性以上評價,對於現在豐州的情況來說,李志遠和孫震已經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