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AMS項目

丁肇中對於華國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一般人恐怕只知道他是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另外最多知道點兒丁家三兄弟要是有個弟弟改叫丁肇國還是丁肇族的八卦,至於他到底是做什麽研究的大概就說不上來了。

丁肇中與1936年出生於米國的安娜堡,後來跟隨父母回到寶島讀書,他在成功大學本科期間讀得其實不是物理專業,而是工程機械!順便說一句,咱們網文屆開山鼻祖之一的痞子蔡也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他讀的是水利工程。

後來他又前往米國的密歇根大學深造,先後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士,物理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接受資助前往CERN進行工作,那時候CERN才剛剛建立不久,說不定丁肇中還見過呂丘建的師爺海森堡呢!

之後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教了一段時間的書,又受邀前往漢堡德意志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DESY),從那時起他就正式進入粒子物理研究領域,並展現出超人的才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就征服了所有同事,成為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小組負責人;他發現J粒子的實驗方法就是在這裏成功的。

接著他輾轉於世界各地,麻省理工、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米國物理協會等各個物理界的核心領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1974年他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發現了一種長壽命的中性粒子,並將它命名為J粒子,這一發現證明了當時流行的三種誇克的理論是錯誤的,推動了物理屆的長遠發展。

丁肇中教授也憑借這一成就和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裏希特教授共同獲得了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從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要想在物理屆取得成就,高端設備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華國迄今為止沒人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不是什麽虛無縹緲的體制問題(人家紅色帝國當初也沒少得過)。而是投入的問題!假如建國後不久華國就建設完成世界一流的加速器,這幾十年下來絕對能刷出不少諾獎得主來!

獲獎後不久他就介紹邀請訪問華國,並組織華國物理學家去他的實驗室工作學習。感受世界一流的學術氛圍,為華國物理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隨著對暗物質、反物質等問題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一些現有的探測手段,諸如大型對撞機、高空氣球、水底探索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似乎並不能滿足暗物質探索的需求。

於是他另辟溪徑,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也非常徹底的設想,就是把實險室直接建到太空中去,從太空收集最真實的數據信息,傳回地面進行分析。於是就有了AMS——阿爾法磁譜儀。

到了1998年,他開始全面接手CERN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工作。AMS是安置於太空中的精密粒子探測裝置,是目前靈敏度最高,也是最復雜、最昂貴的一台暗物質探測設備;計劃由16個國家合作完成,制造費用預計為21億美元。

華國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共有來自高能所、齊魯大學、魔都交通大學等八個單位的科研團隊參與到這一偉大的項目當中,分別在阿爾法磁譜儀的核心部件——磁體系統、磁譜儀量能器結構、散熱系統、磁譜儀實驗系統、反物質探測系統和地面數據處理系統等方面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寶島也同樣有科學家參與,中山科學院。為項目設計出了運行速度比美國航天局現行系統快10倍的電子控制系統。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由於2003年米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船所發生的事故,米國政府重新調整航天開發計劃,停飛所有航天飛機,阿爾法磁譜儀進入太空的計劃也因此被取消。所以丁肇中教授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遊說米國參眾兩院重新啟動航天飛船發射計劃。

這是出於這個原因。所以呂丘建在早早的聯系過他之後,直到今天才等到了交流的機會;剛一見面,呂丘建首先注意到的是他那特征顯著的眉毛和眼睛;丁教授已經年近古稀。可精神看起來確是相當好,只是眉宇之間彌漫著一抹掩蓋不掉的憂色,或許是在為阿爾法磁譜儀的未來而擔憂吧!

“丁教授您好,您在百忙之中我還過來打擾,實在是不好意思!”呂丘建見他從椅子上站起來,連忙上前握手問候。

“最近忙的都是一些完全沒有必要但有不得不忙的事情,說不上什麽打擾不打擾的!”或許是最近的遊說不太順利,丁肇中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還不到呂丘建出言附和他又將話題轉移到暗物質上來。“與其和那些政客會面,還不如和同行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你最近一系列關於暗物質的文章我都看過了,寫的非常有見地!”

“相信等哥倫比亞號的反響逐漸消散之後。米國還是會通過您的計劃的!”呂丘建出言安慰道,事實上在三年後米國就通過了他的申請,由奮進號運送阿爾法磁譜儀到國際空間站,“因為‘國際空間站如果沒有科學,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