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忽悠忽悠 由來已久(第3/4頁)

  “呵呵……我問你,歷史上說魏文帝曹丕出生時,車蓋狀的青雲在他頭上籠罩終日,是不是騙人?”

  “咦,這……”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時,兩條小龍在門外玩耍,你說真的假的?”

  “……”帥朗翻白眼了。

  “漢高宗劉邦,傳說是他媽碰上蛟龍,然後就懷上他了,真的假的?人和蛟龍也能來那玩意?”

  帥朗一聽,樂開嘴了,這肯定是扯淡。不是古老頭扯淡,而是史書在扯淡。

  “遼太宗耶律德光,出生時黑雲覆帳、火光伴著雷聲;宋太祖出生異香龍庭;隋文帝楊堅出生時手心就寫了個王字;還有南齊高帝蕭道成出生時遍體麟紋……這裏面可舉出來的東西太多了,其實統治階級一直就是欺騙老百姓,那朝那代有過例外?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自古而今一直被傳承下來了。”古清治宛如頑童般和帥朗開著玩笑,一說到文化,帥朗早笑得最掉下巴了,指著老頭道著:“古大爺,我看您就像文化大師。”

  “這個可不是笑話。”古清治收起了笑容,很和靄,但很嚴肅地說著:“真與假、實與虛、誠信與欺詐,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分支,騙既是一種社會的主體行為,同樣也是一種文化現象……這就叫騙文化,它和儒家的誠文化是相對的,二者同根同源,同生共長,就像有陰就有陽、有對就有錯……就像你有時候甚至不覺得自己在騙人一樣,兩種文化不但相排斥,而且在一定程度相兼容吸收……你想想,《三十六計》裏面,有那一計不涉及騙?還有《孫子兵法》裏,善藏、善攻、善守,講究的都是不動聲色,騙過敵人的眼睛,這些奇智究其根本,還是一個騙字。”

  有理、有據、有實、有節,這侃侃而言真讓帥朗領教了什麽叫好漢都在嘴上一說,糊裏糊塗聽下來,對於所謂的“騙”字,倒還真覺得沒那麽反感了,只是覺得有點詫異,小小的一個騙字,能被古老頭演繹出這許多的花樣,倒還真是開眼了。

  “走吧,你慢慢了解就知道了……江相派的阿寶篇有一句叫:貪官者、民賊也;奸商者、民之蠹也;豪強者,民之虎狼也……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西漢晁錯曰:饑寒至身、不顧廉恥……騙子之所以當騙子,恐怕不是自身的原因,就像你,沒家沒業沒房沒產沒工作,你不去賣假藥假酒,你幹什麽去呢?”

  古清治前面走著,又來了一句,帥朗一會吸吸涼氣、一會兒舔舔嘴唇,這丫半懂不懂的話,倒是多少有點道理,就像現在迫不得已生活在騙局中一樣,有意無意地扮演著騙和被騙的角色,也許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在騙人,只不過大家都這麽幹,就習以為常了,比如電腦裝的瘟都死和瘟七,有免費的誰花那幾千買正版的;比如推銷的書,有三折的誰願意賣八折進貨的;賣者逐利、買者圖便宜,誰還當回事不是?

  當然,就覺得古清治說得不對,人家是引經據典出來的,想反駁自己好像還缺那麽點水平,沉默了,說愚了,機械地跟在古清治背後,看到中州老燴面館的胡同才發現倆人已經走了很遠,這就追了幾步問著古清治:“喂,古大爺,這去哪兒呢?”

  “見識一下無所不在的欺騙。今天我要找出很多種你根本沒見過的欺騙,你信不信?”古清治頭也不回地道。

  “不信。”帥朗道。

  古清治笑道:“別太高看自己了,自古而今的智慧發展兩個走向,一種上層發展,成為官術;一種民間發展,成為詭術,騙就是詭術中的奇葩,你別小看人民群眾的智慧,一個小小的騙術,少則養家糊口,大則發家致富,你只要有一點點眼光,何至於兩年還混成這樣?”

  “大爺,甭拿我說事行不?現在不如我的人多了,咱們出身不行呀,我爹要是個身家億萬的,我現在怎麽著也是個商業奇才;我爹要是個大官,我現在怎麽也混個小官了,最起碼能當個公務員吧?咱自己奮鬥不管屁用呀,想上班你沒後門沒本事就沒好工作,想作生意你沒錢只能做小買賣,沒準還得折本……我以前相信那什麽勵志故事,想著拼上幾年沒準能掙點身家,幹了兩年才知道,打工打工,打到頭還是一場空……”帥朗無奈地道著。

  “所以,你一直在尋求改變,所以我就應運而出了,我是你命裏貴人呀。”古清治開了個玩笑。

  “你也別忽悠得這麽起勁,我是這段時間正好沒事幹,我也不準備再打工了,真不行回鐵路上找個安生工作瞎幹著。我首先聲明一點啊,我是不會跟上你去騙人的。”帥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