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節 糖炒栗子(第2/3頁)

“十字路口是吻合的,建築大小是吻合的,加上這些栗子殼,按照劉志明的線報,不是說魚頭回來一個窮兇極惡的表哥嗎?所以如果他們真的要搞什麽事,百分之八十的可能……”

她用筆尖在黑板上一敲,“就它了!”

開著車經過那處十字路口,穆清清停了下來。

魚頭那幫人的意圖目前還只是猜測,很難確定他們就真的敢做搶銀行的這種大案子,線人那邊的情報也有些不可靠,能夠做的也只好如她所說,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早做預防。

花了些時間來了解銀行那邊情況,做了幾個推測,天氣不好,近幾天——或者明天就有可能下雪,等到城市附近大雪封山之後,逃脫、追查的難度都會大很多。對方如果要動手,很可能就會選在天氣變得更加惡劣之前的這幾天。臨近年關,他們的任務也重,大概安排了分工,一幫人想著她母親和妹妹過來,催促她回家。時間接近晚上十點。

緩緩地開著車觀察街道周圍的各處建築,一如她之前所想。這邊如果要幹一票,銀行算是最有價值的地方了。停在路口,她遠遠地看了看那邊的銀行,而在另一邊的菜市口,一盞黃色的燈光依舊亮著,是那個賣糖炒栗子的人。

有的時候她還真的有些佩服這個賣糖炒栗子的年輕人——看起來比她還要年輕,但具體的年齡卻很難斷定,二十一到二十九或許都有可能,很大眾的一張臉,有著淺淺的胡須。幾件衣服看起來很陳舊,但並不邋遢,像是洗過了一遍又洗一遍直到色彩泛白但只要沒破就能繼續穿下去的感覺,很節儉,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幹凈、老實而且內向,假如打扮一下,或許還能扮成個有些靦腆的男生。

她一直覺得,一個這樣年紀的男人應該不會每天每天守著一架賣糖炒栗子的小車過日子,當然事情當然並不如她所想。

從去年年初看見這架賣糖炒栗子的小車出現開始,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她就能看見這輛小推車的出現,用蓄電池續航的暖黃色小燈光,亮起在日出前的街市氤氳之中,一直到暮靄升起的時候,市場裏的攤販陸陸續續地走了,那燈光又亮起來,一直守到人們都走光了,街市空空蕩蕩的時候,他還在那裏守著,待到晚上十點一到,方才準時收攤。每天每天,風雨無阻。

一開始還沒有感覺出什麽,但托她饞嘴的毛病以及職業病的福,她漸漸就注意到了這架賣糖炒栗子的小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無論誰都該有些不同的事情,或者遭遇什麽樣的意外阻礙,但唯有這輛小車每天都在,至少每天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這段時間裏,她每次經過,這輛小車也總是都在,無一例外。她過來這邊也不過一年多,有時候就覺得,這輛小車對於她來說仿佛成為了某種之於空間與時間的恒定坐標。

仿佛是上帝放在那裏的某個標志,周圍的人或物,植物或建築都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唯有這輛小車就停在了這裏,沉默地守望著每天的黎明與黑夜。天還沒亮的時候,它亮起了燈,等待著路燈熄滅,日出,行人越來越多,天黑的時候,它依舊在那兒亮著,守望著街市上的行人越來越少,逐漸至於安靜。

當然,這樣的想法只是偶爾在心中升起來,不過因為這樣,她就常常去那裏買糖炒栗子吃。

不過,這一切或許也是因為賣糖炒栗子的男人有些古怪,更多人說他是個傻子,但又跟一般呆呆傻傻的病人不同,你如果跟他買東西,他無論報價或是其他的事情都很嫻熟,簡單的幾句話也完全像個正常人。但他並不與人做其它的交談,更多的時間,他就坐在那個小攤後發呆,皺起眉頭像是在想很多很多的事情,或沉思、或緬懷,偶爾也有淡淡的笑容,如果只是遠遠看著,或許會覺得他很成熟,也是因此,才會讓人完全弄不清楚他的年齡。

去買糖炒栗子的次數多了,穆清清也曾經聽旁邊的攤販說起過,有那麽幾次,他像是恢復了正常一般跟旁邊的人說過幾句話,每次都把人給嚇了一跳,不過說得幾句,他便又恢復了發呆的狀態,旁人倒也覺得:或者就因為他是個與眾不同的傻子,才能把糖炒栗子炒得這麽好吃吧。無論如何,終究是個賣糖炒栗子的而已。

看了看時間,穆清清推門下車,隨後撐開傘,朝市場那邊走過去。雨變小了一點,空氣清冷,有助於她的思考,這時已經到了對方收攤的時間,她想要再買一點當宵夜,或許說幾句話,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碰上這傻子正常的時候呢——她決定碰碰運氣。

從車上走下來的她並不知道,這一個玩笑似的想法,改變之後的許多事情,或者說,決定了之後的許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