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振作(第2/3頁)

這一頁還有一張照片,是一個可以用玉樹臨風來形容的青年,濃眉大眼,銳氣逼人,與今日被陳圓殊帶進家門的年輕人陳浮生一樣,他也曾靦腆而驕傲地進入過陳家,這是一個處事不如陳浮生圓滑老道卻有一顆赤子之心的有趣孩子,他同樣喜好象棋,頗有古人遺風,陳春雷一直信奉象棋的大成境界是經過一番鏖戰,都沒有犯錯誤,都合棋理,最後成和。而這個叫彭撼春的孩子,便總能在劣勢下憑借偶爾的靈犀一動將敗局走成和棋,陳春雷就個人而言,絲毫不在乎彭撼春鄉下出身,也不顧忌他家境困苦的背景,老人素來認為一個成熟社會需要時刻補充新鮮血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才符合歷史進步趨勢,所以哪怕有精通命理的朋友說這個彭撼春不利於他政治前途,陳春雷都沒有在意,但他沒有預料到一棵好苗子是如此脆弱,自尊強烈的彭撼春因為家庭關系,又不肯稍稍低頭向圓殊說明情況,便被人設計落入圈套,再也沒有爬起來,有種人如西楚霸王,斷然不肯渡烏江,所以他們的世界裏沒有東山再起,陳春雷當年想挽救都無從下手。

陳春雷不希望需要再放一張陳浮生的照片在相冊供他作白發人對黑發人的緬懷追憶。

摘下眼鏡,靠著普通材質的椅子,閉目養神,老人喃喃道:“錢子項,不要奢望讓陳浮生和陳圓殊成為你我之間的勝負手。我跟你下了二十多年和棋,不想功虧一簣。”

陳浮生從走出深山到上海和南京廝殺拼搏不過兩年時間,自然揣摩不出陳春雷掩藏在平凡臉譜後面的凝重心思,就算知道老人所思所想,他也不後悔在陳家所作所為,他生在一個卑不足道的農村單親家庭,成長於貧瘠黑土地,茁壯於長白山中,早早養成了做錯事也不後悔的偏執,出了陳家與王虎剩通完電話後,他原本應該趕去江蘇議事園酒店和幾個石青峰王儲牽線搭橋上的酒店業精英喝喝咖啡聯絡感情,因為吳涼的規劃中有提起建造一家經濟型酒店,陳浮生對此很上心,就想事先摸摸底,在沒有確定吳涼那支團隊戰鬥力是否真正彪悍之前,陳浮生還沒懶惰到做甩手掌櫃。只是在陳家走了一遭,他有些長期奔跑沖刺後的倦怠,打電話讓王儲取消會面,雖然有點得罪人,陳浮生還是沒有打算向出乎意料的王儲解釋什麽,掛掉電話後窩在奧迪A4中聽歌,京劇,《擊鼓罵曹》,也許是錯覺,他總覺得這些京劇大家的唱腔遠不如酗酒後老家夥那般蒼涼,沒一股讓人心馳神往的韻味,不過聊勝於無,加上黃丹青恰巧頗喜歡這一曲,陳浮生也就樂得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聆聽。

陳浮生閉上眼睛跟隨著旋律,右手在膝蓋上敲打拍子。

陳圓殊跟他講過一個有關潘央的段子,一次潘央與老板的老板進餐,話題牽扯到一個英國話劇上,兩個男人就很有默契地用純正英式英語一字不差地開始其中一段經典對白,那個淡水河谷的元老很鐘情那出戲劇不假,但潘央並不喜歡,他只是有預謀地去策劃這起“偶然”,潘央成功以後再與陳圓殊雲淡風輕地說起這件事,只是當做一個成功案例做談資,陳浮生卻完全能想象他成功之前十遍百遍甚至千遍背誦枯燥話劇的艱辛場景。

這個社會不缺腦袋靈光的人,可缺持之以恒做傻事的聰明人。

陳浮生自認不夠大智慧,唯有笨鳥先飛。

吞槍自殺的魏端公,死於他刀下的夏河和郭割虜,加上前不久接觸到的潘央,都與他一樣,是生於貧寒白手起家,往上推,錢老爺子和陳春雷也一樣是普通出身,不管結局如何,都說明這個的確世態炎涼的社會也並不拒絕窮人的崛起,它拒絕的只是行動上的懦夫。陳浮生想到這裏,精神一振,猛然睜開眼睛,吐出一口濁氣,就算啃不下陳春雷這塊硬骨頭,觀察陳家的情形似乎司法廳的周康盛是個值得重點關注的突破口,陳東川的老婆杜虹梅是第二個,陳浮生就想不能夠從周康盛身上榨出什麽油水,只要把杜虹梅這個不和諧角色擰正,陳家也會和睦許多,也算是對幹姐姐陳圓殊的一點心意,陳圓殊不屑討好鄙俗的女人,陳浮生不介意,他本就是小村子廝混出來的刁民,什麽樣的潑婦沒打過交道,有獨到的心得和手腕,他掏出一支筆和一張白紙,寫下“周康盛——仕途”“杜虹梅——錢”這些關鍵詞,最後還加上“雙胞胎”,陳浮生打電話給名義上石青峰私人會所大掌櫃的王儲,道:“幫我做兩張會所的會員卡,一張送給周康盛,一張交給杜虹梅,你再幫我聯系一下你那個開私家偵探所的朋友,查一查陳圓殊家族所有成員的背景和喜好,老的小的都別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