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杆進洞(第2/4頁)

“謝謝。”陳浮生揮出第二杆,姿勢的標準程度完全不像是個第一次接觸球杆的門外漢。天賦這東西其實很多人都不缺,只是欠缺對天賦的挖掘和培養,陳浮生一個對爬樹實在沒有丁點兒興趣的家夥都能爬得像只猴子,那歸功於興安嶺裏牲口畜生們對他的變相訓練,陳浮生必須精通一些必要的生存技巧,所以原本不擅長的得到了進步,而原先就具備天賦的則讓人驚嘆,例如紮搶和玩刀。

老爺子在7號洞等他們,匯聚在一起後繼續前行,只是讓陳浮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老爺子始終都沒有提到有關銀行融資貸款的一個字眼,把四個在職的銀行負責人喊到鐘山高爾夫就像純粹在鍛煉身體,陳浮生眼力並不差勁,看得出來央行和分行與中信分行方面的兩個男人還是有點坐不住,三番五次想要轉入正題,老爺子只是置若罔聞,而章高棠也很默契地將話題轉移到其它方面,南京銀行和江蘇銀行兩位中年男人則沒有前者的浮躁,很沉得住氣。

坐在高爾夫球車上的時候,黃丹青不忍心讓陳浮生在忐忑中煎熬,一語道破天機,“你章高棠伯伯是老頭子的老部下,是從基層一點一點提拔上來的,大概25年前進入銀行領域,就紮下根,他在央行南京分行和中信分行都各自呆過六七年時間,最後幾年都在建設壯大南京銀行,成績不錯,雖然現在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但不至於說話沒人聽,在江蘇銀行圈子裏不說頭一把交椅,前三還是有的。央行南京分行的劉行長和中信分行的周行長也是老章以前重點培養起來的嫡系,這才拉他們進來,否則這塊風險蛋糕,他們就是想分一塊都沒資格,至於南京銀行和江蘇銀行,因為是本土銀行,本來就掌管財政這一塊的老頭子一直視如己出,尤其是南京銀行,創建伊始便付諸他很多心血,到後來的上市,每個環節都不肯遺漏,說句不中聽的,老頭子可是位不折不扣的太上皇。”

陳浮生恍然大悟,經過黃丹青三言兩語梳理講解,很容易就把握其中的大致脈絡,那些成功人士在老爺子面前各自的表演也就有跡可循。坐在幹媽黃丹青身邊,這是他第一次乘坐高爾夫球車,給他們開車的並非鐘山高爾夫方面的專業人員,而是老爺子的生活秘書高緣,誰都看得出來今天老爺子心情大好,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義子算是正式浮出水面,另一方面當然是妻子黃丹青能夠出席,對誰來說一樣都是天大的面子,江蘇上層官場傳言黃丹青嫁給錢子項後曾說過做不成國副級高幹的妻子,她便不參加任何聚會,所以將近二十年來黃丹青在公眾面前露面的次數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她絕對是中國眾多官太太中的一朵奇葩。

高緣是南京本地人,因為錢老爺子喜歡用南京當地的優秀年輕人填充他的人才儲備梯隊,其次是蘇州,他識人用人的功力有目共睹,目前他身邊圍繞了一大批年紀在40歲左右的少壯派精英,蘇州一些進入副省部級隊伍的高官也或多或少將老爺子視作伯樂,高緣並沒有出眾的行政策劃能力,但交際應酬方面很有一套,說的俗氣一點就是他很會服侍人,八面玲瓏,是老爺子比較信賴的心腹,可惜才華有限,加上啃不下黃丹青這至關重要的一環,一直是個類似伶人的尷尬角色,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難。他當然著急,可不敢絲毫逾矩,只能潛心蟄伏,陳浮生的橫空出世起初讓他又驚又妒,悔恨自己為什麽沒有一副好嗓子,差點有一把年紀去學習京劇昆曲的沖動,浮躁沉澱,極有小政治智慧的高緣決定把這位義子作為突破口,某種程度上他和青禾實業中沈海擁有一樣的戰略意圖,都是曲線救國。

高緣小心翼翼伺候著兩尊大菩薩,開高爾夫球車對他來說是不足掛齒的小事,你就是讓他一個鐘頭內弄出一兩海狗鞭幹粉,他也能在半個鐘頭後送你半斤純的,論官場上不了台面的歪門邪道和終南捷徑,陳浮生恐怕只有洗耳恭聽的份。

“浮生,這是高緣,老頭子的秘書,以後你有不懂的地方多向他請教。”黃丹青仿佛終於記起這位勞苦功高的駕駛員,言語依舊不鹹不淡,充滿敷衍意味。

“高秘書,這是我的名片,以後可能要經常麻煩你。”陳浮生沒敢耍大牌,雙手遞給高緣一張青禾實業的名牌。他一直不習慣把自己當個大腕,要不是有老爺子和黃阿姨坐鎮,讓他有點狐假虎威的底氣,別說是五個銀行領域的大人物,就是其中一個,也讓陳浮生有點忌憚,這是小時候見慣了鄉鎮小領導作威作福遺留下來的後遺症,一時半會改不了。

高緣當然也是畢恭畢敬接過去,內心難免犯嘀咕,這小子表現得是不是太謙恭了點?他哪裏知道陳浮生正感慨著一名省委書記的秘書該是多大的一個官,即使是副書記,但好歹也是排在省委書記和省長之後的第一副書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