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願為星火鑄太阿(第2/3頁)

王玉蘭歪著頭看他,微笑,“所以,你需要我們把這個事情報道開去,包括先前的統一口徑說辭,也其實是在制造危機感?”

“我不同意制造危機感這個說法,因為危機本就在那裏。我們國家相關領域的落後是事實,追趕在我看來大處需要去做,大處有十八號文件,國家隊集成電路的大規模投資,也可以有我們這樣的從小處做起。”程燃道。

王玉蘭盯著他,“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科大其實只是第一步,如果可能,你們會把範圍盡可能擴大,不同大學、高校,全國範圍內,連成一片,甚至以後把科大集成電路設計大賽前面的科大兩個字去掉?”

程燃心忖謝飛白這個姐姐果然不愧是搞新聞的料,相關的敏銳和嗅覺,實在可以舉一反三。

王玉蘭道,“我想到稿子怎麽寫了。”

然後這個出身國內最頂尖新聞專業大學,如今作為《經濟報道》元老大將之一來到南州打江山的心高氣傲的女子,微笑起來。

“大時代電子工業風雲起,五十載缺芯少魂艱難路。少年人心氣吞山河,狹路相逢,願為星火鑄太阿。有朝一日,身負龍劍斬群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大概王玉蘭也沒有想到,以後她的這段話寫下的這段文字,會被引為經典,成為一段激蕩歷程的寫照。

……

舉辦集成電路設計大賽其實並不是想要搞出什麽一朝驚世駭俗的技術,形象點來說,程燃只是做了一張網,把科大的包括本碩博學生都框進來,尋找其中可以待打磨的璞玉之才。

而且還要多層次消化掉這些人才,拿給聶雲,胡志偉這批人進行打造,或者放在天行社,用無數外包的項目練手,也爭取能夠多多背靠到科大資源的技研所,把不同門類的人才挖掘到手人盡其用。最後放進漢武,放進CQ,放進聯眾……

科大的這場集成電路設計大賽,也是作為一個前進經驗,這之中的課題設計,流程運作,媒體合作規範,都可以再往後,用到其他大學,甚至跨高校的運作上面。

這其實也是後世科技公司普遍在進行的事業,聯合高校開展科技大賽,然後從中更好的配置人才和就業,同時還能為公司的制度,福利和戰略進行宣傳,一方面解決校園優秀人才的出路問題,一方面則可以讓科技公司得到口碑和人才,積攢社會聲望,可謂雙贏。用這種方式,可以名正言順把一個又一個高校的潛力人才綁上戰船。21世紀的人才戰略,誰掌握了龐大的科研人員基數,誰就可以以力破道。

而作為國內大學中相關領域站在頂尖前列的科大,則有讓程燃這麽發揮運作的平台和資源,而且也有登高一呼的號召力。只要大賽成功,形成定式,往後推廣下去就會很順利,而且也能更好地和當地政府合作推廣,得到很多政策資源的支持。

集成電路設計大賽誕生了一個冠軍,一個亞軍,還有幾個屬於細分門類的突出者,這些人或是被天行社聶川,或是被搞漢武研發的聶雲盯住,但其實程燃也不擔心發掘出來的人才會外流,因為實際上現在這些人只有潛力,在相關專業領域,如果沒有人帶著,還是很難出頭的。而現在外界不管跨國公司還是國內研發,所要求的都是有資歷,拿來培訓一下就能用的人。大概沒有公司和機構願意等你來慢慢成長。

大賽完滿成功,院系上面也得到了很多啟發,大賽當時是一個星期準備,然後比賽當天在計算機面前四個小時上機操作出成果,這個過程中計科院不少教授老師都在現場,為許多團隊進行技術指導,這些輔導中也看出了這場大賽的價值,有的人才科大的一些研究院就已經瞄上了。

媒體的報道也讓這場大賽在關注,學界有人撰文表示科大的集成電路設計大賽屬於國內首開先河,此類活動相關領域高校可以以此為樣多多益善。

而幾乎也只是科大的集成電路設計大賽剛落下帷幕不久,清華園內一個剛剛成立的,名為“天行清華社”的協會,也在聯合隔壁北大,開始進行清華北大的相關大賽活動籌備工作了。

……

程燃把這些都告訴了姜紅芍,天行社,理念,運作,還有這場集成電路設計大賽的熱鬧,那些大學的室友,前輩,師兄師姐們一起進行的這個事。然後姜紅芍在安靜聽完程燃說的這一切之後,聲音略有些柔和,像是秋水長天一色,溫暖而惆悵。

“程燃……我很羨慕啊。”

……

……

來自姜哥的……羨慕。

大概不曾和姜紅芍打過交道的人,不會知道這句話從她口裏說出來的概率會是多少,就好比奧特曼突然有天不打小怪獸,貓嫌面前的魚沒有隔壁家鍋裏的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