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那道光(第2/4頁)

觸及到架構授權,要不然就是涉及到ARM未來正常發展的重大影響力事情,譬如說和行業前三公司合作達到贏得市場的目的,或許是關鍵專利交換,或許是極其重要的技術。要不然就只能是關系到ARM公司存亡這幾乎不可能的危機,否則不會輕易得到。

像是程燃這種抓住了ARM公司移動領域高速增長的風口,打準路徑,利用阻斷關鍵技術公司阻擊了ARM,拿到高價值收益的情況,往後可能不會再有。ARM被咬了一口,只會更加警惕。

李太行感慨,“一定用了很多錢吧。”

“是費了些力氣。”程燃點頭。

為了在ARM必經之路打埋伏,程燃當初是逆向思維,讓趙青買了相關領域的五家公司,都是以小搏大的思路。最終私有設計和艾倫軟件命中目標。

聶家兄弟二人看到,程燃讓趙青擺開筆記本,把裏面的文件技術資料打開,李太行和胡志偉上前看著那些裝著相關資料的文件夾,點開看來自ARM公司的英文的技術操作指導目錄,目不轉睛。

聶川聶雲兄弟二人看著會議室裏面的氛圍,只覺得當天的這些大人物,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狂熱。

“這是最新的V6指令集授權,可以讓我們任意發揮ARM架構的優勢,增減模塊,也就是意味著可以在這上面進行再創作,擴展,甚至基於指令集進行自主架構研發,這可以成為一個起點。我們可以基於指令集,研發自己的微架構。”

“當然,這只是一個構想,至少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如果我們想走一條國產化道路,這是一個當下很好的途徑。”

李太行和胡志偉等人都點頭。

但毋容置疑,這盡管讓人狂熱,也會有很多當下的問題如一盆冰水。

李太行看程燃,“這肯定是很好的。但眼下會面臨很大的問題,你知道的,用的是ARM架構,即便我們都清楚,如果能利用架構實現自主研發的微架構,那就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還是不行,因為這不符合主流思維和口號。”

沒有人再比李太行了解眼下的局面,事實上,李太行被南星集團驅逐過後,代表著一個派系的南星集團背後的那些影響力,讓李太行在某些語境裏,被描繪成志大才疏,不識時務,甚至不懂政治的評價。

是的,眼下的問題是國務院18號文件,51號文件發布以來,到處都喊著振興民族工業,打造國產自主的半導體這些口號,再加上利用這種口號,各種所謂“自主研發追趕世界一流水平”的技術和公司在眼看著短期利益,補貼經費,急功近利之下相繼出爐,所以才會有國芯事件,紅芯事件……

一系列媒體和包裝下讓人乍一聽來振奮人心的成果,讓人誤以為半導體研發,是一個可以技術爆炸追趕反超輕而易舉的工程。

而經歷了那些事件的教訓以後,才會讓相關的高層,行業層面,民眾醒悟過來,原來那道技術壁壘能把人撞得頭破血流。

這從來就不是報紙上報道的那些簡簡單單的事情,這是一個系統的,巨復雜的,每個領域我們都有短板的世界上最精細架構信息社會基礎的高技術工程。

在沒有接受那些教訓以前,李太行這點看得很準,運用ARM架構的芯片,總會有人說那不是自主研發,放在一大堆國家政策牽頭的“自主研發民族驕傲”的“高端項目”面前,眼下程燃提出的項目,絕對不會得到任何有力的支持。

甚至可能還會被競爭對手挖出來,拿來形成輿論詆毀。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程燃道,“不用申請國家資助。”

“難道你打算依靠伏龍?”李太行皺眉,“別忘了我是伏龍公司的顧問,我很清楚,納斯達克泡沫破滅,歐美國家都在削減電信基礎建設的資金,伏龍海外市場在萎縮,同時伏龍還在3G技術攻堅,研發嵌入式芯片,資金都用在刀口上,相當吃緊,如果這種情況下還要分出精力做arm架構的芯片,即便是伏龍,也經不起這樣的多線作戰。”

伏龍在經歷美國那場專利封鎖後,就只能靠著更大的研發投入轉向另外的技術方向,那之後程飛揚的工會持股制度推出,本質上也是見招拆招,應對沖擊,提高員工士氣凝聚力,同時減少伏龍資金壓力。

“不用伏龍公司,IPD後,伏龍有其嚴格的制度,我不希望這個項目受到這種制約,我希望這個項目是能夠由我們完全自主掌控的,需要能夠及時決定方向和運轉的,靈活的項目。”

李太行沉聲道,“那也需要很多的資金。”

“是,我總結出了要克服的幾點,第一是引進先進技術。第二是抓住領軍人才。第三是承受長期虧損。第一點已經具備了,第二點正在組建,在座的很多人都可能成為奠基人。第三點,不指望國家扶持,地方扶持也是可以有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