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五百強初體驗

科大應該和它的名字差不離其,古板,嚴肅,拘謹,畢竟是以培養科學家為目標的大學,所以一定是學風濃郁,大家學習都是爭先恐後。這其實是外界流於表面,甚至抓著一些典型以點蓋面的看法。

大概只有科大本部在讀學生,明白科大學生其實和其他大學的學生,沒有太大的區別,也會逃課,也會為一場考試臨時抱佛腳,面對每學期很高的掛科率也會痛罵那些“GPA殺手”。

但是又有不同,大學城一直有句很流行的說法,如果去幾所學校交匯的地方吃飯,你能從很多學生中一眼區分出來科大的學生,那些多數沒有多少大學生身上應有的活力的,看上去偏悶的,不修邊幅的,甚至踩著雙拖鞋就出來溜達的,一定就是科大生。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並非沒有根據,某些情況下也會有認同感,主要是科大整體就是性冷淡風,這個時期的科大很多社團都是正兒八經的興趣社,“攝影愛好者協會”,“科學考察探險協會”,“乒乓球協會”,“象棋社”……名字的周正程度大概和協會想要灌輸給你相關知識的迫切程度成正比。

而且幾乎不會有什麽大活動,攝影社活動就在田家炳旁邊的小樹林拉出一根根的麻繩線,把攝影作品掛上面,供人觀摩。更多數社團的活動幾乎都是些小打小鬧,海報也做不到鋪開全校的地步,就像是搞地下活動,生害怕給愛學習的抓著了,批判不務正業。想要在科大內部搞出什麽轟轟烈烈的大事件,輿論上天然就被壓制。

但某些天性還是有的,譬如舞蹈社,就發了幾張簡陋海報,標明周六晚上哪個大教室的交誼舞聯誼。明明此前一點風聲都沒有,當晚卻人山人海。

所以其他大學是明騷,科大基本上算是悶騷。

最近的科大的小躁動,那基本上就是一個由大一學生發起的“天行社”的成立而引起的了。

關鍵是成立得就有些打破科大那種沉悶,保守的校園氛圍。

在田家炳延伸出去的三個主要道口,這個社團骨幹成員都搬出了椅子常駐兩旁,向外界發放傳單。

傳單很簡單,是中國結的裝飾,裏面只承載了一句話:“如果你有創意,你有想法,或者你有過人之處,天行社歡迎你的加入。請將簡歷投遞到如下郵箱,靜待回復。”

這個宣傳詞是大家討論之間,程燃聽說後直接提筆寫的。

那之後大家一切天花亂墜的各種草稿都被否決了,大家越商量,越是覺得好。負責整個宣傳工作的李維當時就聽幾個有管理社團經驗的學長一番推敲,普遍覺得這份傳單其實很牛。

現在在駐點旁邊,李維給臨時招募的天行社外圍幹事說起之前大家商量的結論,只是這些變成他一個人的論點在其他人面前裝比一番,還是很有快感的,“別看沒有什麽過於華麗的宣傳語,但其實它本身的不華麗,就更加凸顯了這句話的存在感。”

“而且這份傳單,沒有任何關於協會的介紹,要理解全靠想象。看似平淡的言辭,卻在大張旗鼓的分發傳單宣傳中起到了反差。那麽這就立即產生了幾種效果,一是本身對協會不感興趣的人,或者普通大學生,這類人看過傳單就付之一笑了,隨手拿回去折紙飛機或者畫草稿。就好比前面那幾個人,看到沒有……這是多半不感興趣的,但他們知道有這回事,話題的群眾基礎就有了。”

“其次,就是看到宣傳詞上面所說,帶著創意,有想法,有過人之處的人。但是這些人也未必真會像是求職一樣寫個簡歷,給我們發過來……這又篩選掉一批……那麽剩下來的,我們需要的,是什麽人呢?光有本領還不行,還有探險精神,還有這樣去嘗試,去接觸一個新鮮事物有沖勁的人。這樣的人,會給我們發來簡歷。”

在周圍人崇拜的目光中,李維大有身為天行社精英骨幹的覺悟,“這樣一來,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到了之前需要大量人力精力去做的前期篩選工作,然後再來從這些人中,選擇我們天行社需要的人才。”

“李哥,你們真是……太牛了!”

李維驕傲的輕哼了一聲,當初聽程燃說起的時候,他也是眼前這些人這樣的表情,這個時候情景重演的感覺真他麽好。

於是有的人接過了宣傳單,有的是和朋友一起的,大家邊走邊討論,皺眉,疑惑,或者也有躍躍欲試的。

總之這種奇特的宣傳方式,很是以科大中央這個位置三條主幹道為軸,向外輻射擴張開來,形成了人們對天行社的初印象。

……

不遠處。楊牧一行人走過,看到遠處李維在那個駐點面前指揮三個人發傳單,很熱鬧,甚至有人來問,李維一度被幾個感興趣的女生圍在中間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