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想得太美

清華北大的十中同學會在新生入學一段時間後開展了起來,十中學生對自己的母校很有認同感,以前通訊不發達的時候,大家就靠一定時間的聚餐來維系,現在網絡時代來臨了,CQ群建立起來,今年的同學會在群裏一吆喝,頓時形成了大約三四十人報名的聚會陣容,從大一到大三都有,定了一家堂子比較大的飯店。

這裏面當然還是大一的學生最為積極,大二的是定海神針,大三的就鳳毛麟角了。其中大一的學生都是遠赴異地求學,對環境還不熟悉,更願意和以前校友接觸,有不少的新鮮話題交換。同時還能從大家那裏得到一些所關注的人的去向信息,這裏面興許就有當年夕陽下所凝望的那個球場的男生或者曾經給自己買過雪糕的女生。

人們陸續到達聚會飯店,認識的互相介紹,說著校園體驗,也聽著關於師兄師姐那裏得來的校園傳聞,譬如某個清華師姐和家境殷實的男朋友一個實驗室搞研究,有天下大雨,男友直接去旁邊車店刷卡開走了一輛佳美。也有人說一個北大風雲師姐,追求者眾,據說一天晚會上,她一個人在前面走,後面三輛車緩緩跟隨,都是追求者,等她做出抉擇。

這樣的傳聞似乎有誇大部分,真真假假,市場肯定不小,總之讓人且聽過也會想若是真的那就還是挺羨慕。在場大部分都是新生,還帶著剛剛軍訓完的風塵仆仆,但是已經進入了新的世界,此時肯定都和高中時期不太相同,各方面的憧憬陸續有來,也不如高中那樣壓抑天性,開始學會打扮,開始對以前想過做不了的事蠢蠢欲動。

但無論今天眾人如何蛻變,始終還是不得不承認,在開學第一天就上了清華十大話題的楊夏確實是天生麗質,就算軍訓下來稍稍曬黑了點,就一身T恤牛仔褲的裝扮仍然是清純無雙。

朱旭也在今天的聚會中,在北大光華的他也聽說了楊夏的事情,其實今天如果不是因為楊夏,他也不會參加這個看來有些無聊的同學會。作為這屆十中在清北的領頭人角色,朱旭自然備受大家關注,眾人雖然都是清北,但清北內部也是有特殊群體的,北大的光華學院自來招收的都是頂尖中的頂尖學生,和他們這些燕園和清華園的普通學生又有不同,只要提到“光華人”,都會自動打上光環,同時還有神秘感,所以也在朱旭那邊打聽他們上的課是怎麽的,教授是哪位大能,課堂又是什麽模樣,學院是不是經費無限,富到流油,是不是真的在北大只有光華人才走馬路中央?

朱旭平靜道來,表示其實覺得和周圍區別不大,就是要自由一些,很多人被周圍環境渲染,更早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麽吧。同時還有一點就是,每個學生都配有自己的學術導師,拿到全國來說都是有名有姓的,而且學閥體系一脈相承,朱旭說起自己導師是誰誰誰,而他的導師又是誰的學生,直指一位教科書裏的大能,讓人聽得只能露出不加掩飾的驚嘆。

朱旭提及現在入學新生,每個人都訂制了一套正裝,因為之後他們的學習不僅僅是在校內,還有各種各樣跟隨導師的實踐,涉外交流,支教和國外遊學,資源應有盡有。同時自己身處光華,才知道大神雲集,周圍都是數不清的狀元榜眼,幾乎和你聊天同處教室的每一個,都曾經是全省前十,這個時候就是拼教育發達省份的時候,有的哪怕是省狀元,在光華第一期排名上,直接就可以落到一百名以外。接著又在大家半哄半推就中,朱旭道出自己的排名,三十六位。

這個過程中,朱旭提及“狀元”這個字眼的時候,頗為輕描淡寫,更自成一副悠然態度。

言語中說到一位省狀元落到一百多位去的時候,還是流露著幾分惋惜的,畢竟這是一個全部本科生也是一百多人的精英集群。

他不免也會想到高中時期壓在自己頭頂的黑影,一度回憶起來只剩下那段時日悶熱的窒息。

689分的高分,放在這場世紀初理科重本線劃在530的川省,可想而知無論從題感還是對考試整體的把握發揮上面,朱旭在遠去的那場高考中都達到了極致。如果沒有那個703分,他就是川省正兒八經的狀元。

結果出來後,有沒有認命,有沒有無奈……他只覺得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而盡全力本就是一件稍顯屈辱的事情。

但是全新的大學生活,光華院的眼界大開,讓他感受到,以前的世界,還是太小了。

這個平台已經在這裏了,那些光華院培養出來去往各大投行咨詢公司的學姐師兄是真的,那些身上帶著一連串耀眼光環來到院內演講的前輩也是真實的,他們所身處的那個金融圈,那個名利場,那些IPO和金融事件,只是露出冰山一角,都讓人充滿羨慕和發自內心的悸動緊迫感,恨不能隨之去際會風雲。在這種地方,身處這個平台和資源中的自己都感覺稍有落後就會追趕不及。更遑論不在這個體系中的人。譬如本身比他更有資格置身其中的程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