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2/3頁)

  最後一夜住在宿舍裏,秦昭昭久久不能入睡。也不知附近哪間宿舍在放音樂,有熟悉的旋律遙遙傳來,是張學友的《祝福》。畢業前夕,這首歌的確很適合分別在即的大四學生們。

  情難舍,人難留,今朝一別各西東,冷和熱點點滴滴在心頭……

  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

  一唱三嘆的告別,讓秦昭昭心中有著惘然傷感的情緒蔓延。

  大學四年,秦昭昭從十八歲到二十二歲,如同由蓓蕾含苞到花朵綻放,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時代。這美好的青春,被詩人妙筆形容為錦瑟年華。

  錦瑟年華誰與度——秦昭昭輾轉反側時,腦子裏突然蹦出這句詞。

  錦瑟年華誰與度?這是北宋詞人賀鑄妙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意寫下的一句詞。揣測橫塘前路遇的美人在韶華最盛時不知是誰相伴左右?

  而秦昭昭的錦瑟年華又是與誰共度呢?在上海的四年她似乎一無所獲。當日形單影只的來,明日依然是形單影只的走。一來一去間,最好的光陰、最美的青春都將成為過往。如風逝、花凋、雪融、月落,風花雪月一場空,無人與共——這錦瑟般的美好年華,看來似是空虛度!

  但秦昭昭不覺得自己虛度年華,或許她執著經年的單相思在別人眼中是癡是傻是無可救藥的笨。但無論如何,她曾經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去愛過一個人,即使結果不能盡如意,她也沒有遺憾了。他日白頭時再回首前塵舊事,有這樣一段經歷也是幸福。

  愛——在上海的最後一個夜晚,秦昭昭把自己對喬穆多年的感情從最初的“喜歡”定性為如今的“愛”。喜歡是單純的中學生懷著的一份純潔的心思,愛卻是理性的成年人輕易不會說出口的一個沉沉的字眼。閉上眼睛,她假想著喬穆就在眼前,輕輕地告訴他,也告訴自己:

  喬穆,我愛了你那麽多年,我一點兒也不後悔。

  那麽執著地、她愛了他那麽多年。綿綿密密的情意,幾乎織滿她全部的青春歲月。卻——心事終虛話!但——一點不後悔。

  為付出與收獲的不成正比而後悔懊惱,那是經濟學家的事。真正純粹的愛情,無論得與失,都愛得無怨無悔。

  次日的上海火車站,喬穆拎著秦昭昭的行李一直把她送進月台送上車。叮囑她一到深圳就給他發短信,讓他知道她已經平安抵達。

  她遲疑再三,終究還是提示他“喬穆,你覺不覺得我同學方清穎是個很不錯的女孩子。”

  很愛很愛你,所以願意、舍得讓他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飛去——雖然得不到喬穆的愛,但秦昭昭很想為他的感情尋找一個光明的出口。她覺得方清穎就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

  喬穆微微一怔,很快會過意,微笑中帶著由衷的感動:“你不用替我考慮得那麽周詳,我的事自己有分寸的。”

  “但方清穎她真的很不錯。”

  秦昭昭還想努力,說了一大堆方清穎的優點。喬穆沉吟片刻,終於直言相告:“明敏下個月去法國留學,計劃要去三年。這三年內,我不會另找女朋友。”

  “你的意思是……你要等她三年?”

  喬穆點點頭,“你不會笑我傻吧?”

  秦昭昭當然不會笑他傻,因為她自己在感情方面也不是一個“聰明人”。起初還有那麽一點意外,但細細一想,卻也是情理之中。

  喬穆和淩明敏是中學時開始的朦朧戀情,一直持續到大學,也有好幾年的感情基礎。他們在感情方面其實一直挺好,分歧與爭端主要來自現實生活的種種困難。淩明敏是沒有吃過生活苦頭的女孩子,年紀輕心氣高,不甘心畢業後過起柴米油鹽的凡俗日子。而喬穆卻遭受過巨大的人生變故,由此知道生命的脆弱和親情的可貴。只要能和最愛最愛的人一起平安度日,就是他想要的幸福。兩個人的追求目標南轅北轍,從而導致戀情畫上句號。或許遠渡重洋留學三年,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淩明敏對人生、對世事有一定認識與了解後,會漸漸明白什麽才是真正值得自己去追求的。這——就是喬穆想要等待的原因吧?

  “你和淩明敏說好了,你會等她三年?”

  “沒有,這是我自己做的決定,沒告訴她。我願意等她是我自己的事,如果讓她知道會有壓力的。可能她在法國三年內會遇上比我更合適的人呢?真的遇上了,她不用顧慮我;要是遇不上,依然還是覺得我最好,那麽她回頭時,會看到我還在原地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