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大四開學後,班上同學們在一起談得最多的是求職。雖然畢業猶在一年後,但未雨綢繆,幾乎人人都開始為來年的就業做準備了。

  有些人的未雨綢繆“劍走偏鋒”。比如常可欣就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不但四處遞求職簡歷,還在知名婚介網上發布征婚信息。個人藝術照拍得美不勝收,要求未來夫婿是位成熟穩重的成功人士。“成功人士”這個詞用得比較含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想釣個金龜婿。

  畢業前征婚的女大學生不只常可欣一個。學校有不少漂亮女生都無心找工作,跑婚介所要比跑人才市場更勤快。大學擴招後,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找工作也越來越不容易。在日益沉重的就業壓力下,婚姻成為很多女生“曲線救國”的道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豐厚收入的“成功人士”成為她們擇偶的不二首選。嫁個有錢人當全職太太,就不用為了生活四處奔波辛苦操勞了。

  秦昭昭覺得這種做法太功利。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如果純粹為了逃避就業壓力就隨便找個“成功人士”嫁了,能過得幸福嗎?把經濟條件放在首要位置,那感情還要不要了?愛情和金錢能劃等號嗎?

  常可欣不以為然:“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兩個窮光蛋在一起又能談什麽愛情?沒聽過‘貧賤夫妻百事哀’嘛。”

  秦昭昭聽過“貧賤夫妻百事哀”,但她這個年齡、這種心性,更願意相信那句“有情飲水飽”。如果有一個成功人士,不,不要說一個,哪怕有一百個成功人士和喬穆一起站在她面前讓她選,她也會毫不猶豫地選喬穆。她不需要有車有房有存款,只要兩個人感情好,日子清貧一些又何妨?快樂與否,有時候更在於心境,而不在於金錢。

  謝婭也支持秦昭昭:“沒錯,只要兩個人感情好,日子也過得下去,就足夠了。非要那麽多錢幹嗎呀!”

  秦昭昭會心一笑:“看來你和歐陽的感情進展很快呢。”。

  謝婭暑期實踐時認識了一個名叫歐陽浩的年輕人,他是南京人,剛在上海讀完研究生加入這家集團公司工作。他對她很有好感,認識沒多久就鼓起勇氣來約她。內線電話裏,他的聲音明顯有些緊張:“謝婭,那個……我有兩張電影票……如果……如果你晚上有空的話……我們一起去看好嗎?”

  歐陽浩顯然是那類不擅於追求女生的書呆子,但他的緊張靦腆卻很對謝婭的胃口。在會所兼職兩個月她見多了風月場上的老手,物極必反,因此很反感那類隨便跟哪個女人都能調情、見面就自來熟的男人。她很爽快地答應了他的邀約。

  第一次約會雙方的感覺都很好。他們很談得來,許多興趣愛好都一致,彼此都覺得相見恨晚。這般郎有情妾有意,兩個人很快就好得有如蜜裏調油。

  謝婭和歐陽浩的戀情在公司一直處於地下情狀態。她不想被人知道她和他在談戀愛,以免風聲傳入介紹她進這家公司的那位章總耳中。章總一直對她有意,她怕他知道了會有什麽麻煩。而對歐陽浩她只說是搞辦公室戀情不好,她不想成為被人議論的對象。

  和歐陽浩正式拍拖後,謝婭決定不再跟以往的幾個“熟客”來往。當初和他們保持來往,也為著將來可能有所需求。現在她什麽也不求了,有了相愛的男友後她不再是一個物質化的小女人。她喜歡歐陽浩,雖然他不是什麽成功人士,在上海沒車也沒房。但他們年輕,他們相愛,這就是他們最大的本錢。她願意跟著他,如燕子銜巢般一點一滴地建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而不再要從別人指縫中漏下來的好處。

  找了一個借口,謝婭提前結束了在這家公司的暑期實踐。並換了一個手機號碼,從此再不跟那些二三熟客聯系了。

  秦昭昭非常贊同謝婭的做法,也為她終於遇上了真命天子而高興。因為她知道,人這一生中,想要遇上一個自己喜歡也喜歡自己的人,真的太不容易。像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喜歡她的人,她不喜歡;她喜歡的人,不喜歡她。

  ——為何偏偏喜歡你?

  ——為何偏偏不喜歡?

  這個“偏偏”,毫無道理可講,毫無規律可循,毫無根據可依。

  暑假結束前,喬穆結清工資給秦昭昭時全額付足。她一開始還微笑道:“不要這麽多,我說了看在老同學的份上給你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