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技術提升

因為年紀的關系,肖遙周末背著相機出去街拍的時候,倒是有著成人所沒有的優勢。

至少他在街上拍美女的時候,不會被當成猥瑣的色狼,進商廈或者店鋪拍某些好玩的小物件時,也不會被當成刺探商業情報的商業間諜。反而因為他年紀小,長得也不錯,背的器材看起來也像是那麽回事,陌生人在面對他提出拍照要求的時候,拒絕的還真不多。

在街拍地點的選擇上,肖遙也是盡量選擇一些人流量大,相對安全同時節奏又不太快的地方。比如步行街或者是某些比較有名的大型商廈以及附件的廣場之類。這些地方,不僅是安全一些,能夠找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拍攝對象也要多一些。

能夠順利的拍照,能找到東西拍,每周五十張高質量的照片完成起來就不難了。

陳軒雖然經常不在肖遙身邊,主要是通過網絡來對肖遙進行指導,但是他對肖遙的學習情況和攝影水平的進展還是挺上心的。

因此在兩三個月之後,對於肖遙學習能力和攝影水平提高速度的滿意,也讓陳軒對肖遙更加的重視和嚴格了起來。與之相應的,他要求肖遙拍攝照片的質量和數量也提高了要求。

明師加高徒,肖遙的進步比起一般人來說自然是快了許多的。

差不多半年之後,陳軒就告訴了肖遙一些比較好的攝影愛好者網站和論壇,讓他以初學者的姿態將自己拍攝的照片作品放到網上去和人交流。聽一聽普通網友和其他攝影師對其作品的評價,再來與陳軒所教授的攝影知識相印證。

於是,不少業余的攝影網站和論壇上都出現了一個網名叫做“攝影少年”的新面孔。這家夥每周都能發出幾十張不同主題的照片。而稍微長期關注一下這家夥的網友和攝影師們就會發現,這家夥的技術,幾乎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著。

除了在網絡上曬照片、看評論與交流,陳軒還向肖遙推薦了一些業余攝影愛好者的攝影活動讓他去參加。這些活動,很多都是陳軒從網上打聽到的。多數都會有一些好玩的主題,參與的攝影愛好者也很多,肖遙混雜在其中,倒並不十分顯眼。

所以除了網絡上,現實中肖遙也開始以業余攝影師的身份去拍照,並且與其他人交流。回來之後,他再將與其他人交流時的收獲拿來與陳軒探討,看看哪些技巧或者方法以及心得經驗是對肖遙有幫助的,又有哪些是肖遙需要注意避免的。

燕京城大大小小的攝影愛好者的活動中,也就開始出現一個背著頗為專業的相機的小孩子的身影。剛開始的時候,別人看到肖遙還以為是哪位攝影發燒友帶著兒子一起來參加活動,肖遙的確並不怎麽引人注意。可時間長了,出現的次數多了,經常見到他的人自然也會對他格外注意一些了。

年紀雖然不大,裝備卻不錯,同時技術也還配得上那些價值不菲的器材。這是大家對參加業余攝影發燒友活動的肖遙的最直觀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一旦注意到他之後,大家也很容易發現,這小家夥似乎每次都是自己一個人來的,活動結束後,也是自己一個人離開的。

燕京業余攝影發燒友的圈子裏,這個小家夥也漸漸的成為了大家的話題,攝影圈子並不算大,如果誰培養了這麽個學生,照說早該得意洋洋的到處宣揚了。大家也不是沒有問過這個小家夥,但是這小家夥話很少,不是攝影方面的問題,他基本都不多說話。

因此大家除了知道這小家夥名叫肖知行之外,他到底多大年紀,他的師父是誰,他本人什麽出身,身份背景如何,竟然是一無所知。

肖知行可不是肖遙隨便胡謅的一個名字。而是……肖遙的惡趣味又犯了,換了個名字。準確的說也不是換了名字,而是給自己又另取了一個名字。按照華夏的戶口本上的規格,本來就留有曾用名,或者是別名這一欄的。肖遙某天突發奇想,就想把這個空白給填上。本名自然還是肖遙,別名這一欄裏,他要求肖思齊給他在戶口本上加了個名字。

而之所以叫肖知行這個名字,是因為近期迷上明史的肖遙最為佩服的人物是明代第一牛人王陽明。王陽明提出的心學理論的核心內容是“知行合一”四字,他便取了“知行”給自己做名字。對於加名字這個事,知道肖遙最近迷上看明史的肖思齊沒有反感,反而是打趣肖遙道:“你是不是想學古人,來個姓肖名遙字知行啊?”

攝影技術不斷提高,相應的器材數量也在增加。一年之後,肖遙的相機增加到三台,鏡頭也有了七八個。陳軒也開始教導肖遙開始進行棚拍和擺拍了。

為了方便,家裏又有空房間,肖遙幹脆在家裏弄了個小攝影棚出來。當然,僅僅憑他自己還弄不出來,那是陳軒聽說肖遙的這個意願之後,特意來了趟華夏幫他鼓搗出來的。地方雖然小了些,比不上專業的攝影棚,但是各種燈光設備,支架,反光板,背景板等等一應俱全,也算得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