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記者會(第2/3頁)

牌子上有圖片,也有文字。

不過即使如此,也沒多少人能看懂,所以就需要解說員。

當解說的都是參加過實驗學習的學生,最低也得理解自己所講解的知識。因為聽解說的不單單是記者們,還有不少得到消息‘不請自來’的其他實驗室的人員,也就是同行們。

記者們懂的不多,問的都是外行話,比如胡一刀剛才就聽過有個記者問,是不是燕老板的養牛場的牛以後也會用到克隆技術,以培育出更好的牛肉來,話語中充滿了對自己以後吃牛肉會吃到克隆牛肉的擔心。

外行的腦洞通常更清奇點,這個挺正常的。

對於這類問題,完全不用擔心,稍微懂點技術的都能解答。但是那些不請自來的其他實驗室的成員就不好對付了,他們問的問題通常就是實際技術方面,涉及的內容也比較深。

燕老板是完全不害怕技術泄露的,現場只能簡單解說,不可能把實際操作步驟一點點的詳細解說。講解員也會選擇大眾更關心的問題來回答,對於實際技術上,反倒不是大眾關心的問題——通常大眾關心的是實際應用方面,就比如那個外行的問題。

這就好像通訊技術展覽上,想對技術深度了解的人肯定是少數,更多人關心的是:自己以後的電話信號會不會好一點,能不能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接打電話?

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吃雞蛋的人多了,有幾個去關心研究雞的養殖技術的?

燕飛的要求是更多的對記者們的問題進行解答,因為他們問的問題,就是大眾們關心的問題。至於說來‘取經’的同行們,只能先委屈一下,回頭再說。

胡一刀他們一群學生羨慕的那些當解說的人,此刻站在牌子旁邊,就和車展上的模特似的,不停的有記者拍照錄像。

只有記者拍照並非是最讓人羨慕的,關鍵是還有領導們和同行們。省農林牧科技等廳裏的大佬們都有人來參加,甚至正府裏的領導也來的不少——能填補空白的技術成就,是給全省都增加光輝的大好事兒,肯定都願意來支持的。

燕飛接待的就是這些人,帶著一群大佬們一邊轉著看一邊當著解說員。

論技術層次,燕老板比參加實際實驗的技術員們還要高點,當個解說員毫無問題。

而那些同行們,在聽著解說的同時,不少人也在旁敲側擊地問那些當解說的學生們:你對這方面的了解挺深刻的,是不是有參加實驗啊?

解說員確實都是參加過實驗的,自家的實驗室就有一個方便之處,只要在不影響實驗的情況下,完全是放開了讓大家觀摩的。有時候那些簡單重復的實驗,還可以讓學生們輪流著試試手,盡可能地給大家創造機會去走上實驗台。

內行和外行差別有多大都明白,幾句話一說,是內行還是外行差不多心裏都有譜了。

聽說解說員就是實驗人員,再一問就嚇了一跳,有不少還是在讀的研究生,甚至還有本科生。

一下子同行們的目光就熱切了起來!

都不傻,只是掃視一圈就知道,大廳裏的解說員數量明顯超過一個實驗室的正常技術員數量,哪怕是加上助手們。

有的同行還在一門心思提問技術上的問題,不過有些同行,眼神熱切起來之後,立刻就提到了一個非常讓人關注的問題:你這馬上畢業了,分配到哪兒確定了嗎?

胡一刀這些學生們聽到這個問題,當時心都碎了!

用腳趾頭都能想到,人家問完這個問題,只要你回答個沒確定去向,下一句人家就會開始邀請你將來去他們那,還會有一大串的優厚待遇條件:什麽編制職稱之類的基本問題都別拿出來說了,丟不起那人。開談的問題怎麽也得從住房說起,不然都對不起人家在填補空白的實驗裏有過實際操作經驗。

要知道來的同行們,可不是燕飛這種只能給錢的。編制就是基本待遇,凡是編制帶來的能分配的東西是一樣不能少的。

正在給人當解說的燕飛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會場裏‘自己人’還是挺多的,在別人看來,那些同行們幹的,可不就是‘公然挖角’的事兒嗎?

不過燕飛無所謂:誰想走就走,進了有編制的地方也是好事兒,我支持大家去找更好的單位。

一項大型實驗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兒,否則燕飛都不用多建這兩個實驗室,直接用三岔河鄉那個兩人實驗室的名義開始公布實驗成果。

那些人挖走一個人最多在某個實驗方面能學習點東西,或者是學點理論知識。對於落後點的實驗室來說,提升是肯定有的,不過想追趕上目前燕飛這邊的進度,那真不夠——燕老板現在拿出來的東西其實是落後於恐龍世界的,要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