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龐發進場(第2/3頁)

燕飛正聽著,聽他話鋒一轉,隨即反應過來:“我一個人在這兒燒什麽水呀?這不是西瓜嗎?隨便吃!”

馬永明也不和他客氣,從旁邊拿起一個西瓜,一拳打上去,西瓜就裂開了幾道口子,用力一掰拿一塊兒啃著繼續說道:“他現在批發這價錢,自己根本掙不了幾個錢。以後也不會每天都能賣這麽多。天熱以後擺著零賣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堆一天下來肉都臭了。說實話這麽幹,還不如以前你一頭牛一頭牛的殺,他賣完生肉賣熟肉,那些牛雜牛頭肉加起來,比這都賺錢。”

“那你說咋辦?”燕飛問道。“以後還給他一頭牛讓他去慢慢賣?”

“你要這麽和他說他肯定不幹。”馬永明看他還沒迷糊過來,就耐著性子繼續說道。“要不你幹脆讓他來這兒給你幫忙,你給他發錢,你有啥想法給他說清楚,也別讓他覺得自己賣不完沒法和你交差啥的。你這現在我看那幾個人也有點不夠手,讓他過來也省得他天天等你有活兒了喊。”

“我給他牛肉,他隨便加點錢也比幹活多呀!”燕飛不解。

“都給你說了,他覺得他欠著你家人情,掙著錢也怕賣不完耽誤你的事兒。你說這一車西瓜下鄉跑一天能掙多少錢?還不是想著你不賣糟蹋了。我看你生意越來越大,以後肯定也不會只給幹活的發那點錢。讓他跟著你幹,收入也穩定點。這小子年齡也不小,該穩定下來結婚了。他就是文化水平低點,其實做個生意腦子也活絡,跟著你也算是個幫手。”

馬永明歇口氣繼續慢慢地說道:“他現在折騰的再厲害,也是靠著你吃飯,現在你還能需要他幫忙,以後你生意做大要是聯系上大客戶,直接來大車把你所有牛肉都拉走了呢?再說你牛肉越賣越好,以後不打算賣生牛肉,只賣牛肉幹了呢?就和你剛說的那樣,你能給點牛肉讓他自己賣,那他和找你要飯啥區別?他也沒那臉那麽幹不是?還不如現在就讓他過來,以後你生意做大,他就算跟著你幹,也比自己瞎折騰強是吧?”

燕飛聽明白了,這是馬永明覺得龐發就這麽西一榔頭東一棒槌的幹著,不夠穩定。

這是一個一切都要求穩的年代,能進國企端上鐵飯碗掙三百,也不進私企掙三千。除非是家裏的確缺錢逼急了,否則大部分的選擇還是鐵飯碗。即使是現在已經很多國企都沒活兒幹,還照樣有人為了個指標拿著錢擠破腦袋往裏面鉆。

實際上有時候年輕人會覺得很難理解這個事兒。花大幾千塊甚至幾萬塊錢,買個指標去上班。然後一個月發幾百塊,有的掏錢多點的,算算靠那點工資,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吃不喝,都掙不回來自己花的錢。可依然有人願意去買這個指標。

相對於做小生意,還是龐發這種到處跑著的流浪小商販,燕飛的養牛場現在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都覺得他現在越來越掙錢,以後生意會越來越大。對於沒別的選擇的人們來說,能在養牛場拿個安穩工資,也比做個小商販強多了——哪怕這小商販掙的錢比工資多的多。

每個時代的人想法都是不一樣的,這年頭哪怕是已經要破產根本發不下來工資的國企員工,也比在街上自己開個商店的顯得有身份有地位,因為那是公家的。就連找對象也是,只要是上班的,就算明明都知道是工資都發不下來的,也比做生意的容易找——直到後來呼啦啦都被下崗趕出去蹲家裏,那會兒才知道說什麽都晚了!

看馬永明就知道,他一個包工頭也算有錢,結果要不是靠著坑蒙拐騙的,現在他那媳婦兒還不一定是誰的呢?

說這麽多,其實根本原因就二條,一是現在的人都是從窮日子過來的,心裏沒安全感,總想找個能穩定吃飽飯的地方;二是人們的傳統思維在起著決定性作用。

馬永明這麽說,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其實還真有人問龐發,你和燕老板關系也不錯,牛肉啥的都讓你去賣,怎麽不讓你也進養牛場幹活啊?

這理叫個沒法說。

燕飛只是稍微考慮了一下,就說道:“那發哥什麽意思?”

“你不開口他好意思自己提嗎?你找他說去。”馬永明笑著說了一句,轉身開始招呼幾個工人。“行了行了,差不多了咱們先幹正事兒,趕緊扯下線準備挖地基,估計一會兒磚沙水泥就送過來了……”

燕飛則是跑過去湊到龐發身邊:“發哥,和你說個事兒……”

龐發有些不好意思:“你別聽你明叔瞎說,我現在這樣就挺好的!”

燕飛直起身,指著這一大片瓜地說道:“這邊大棚都蓋起來,我還得找人來種蘑菇。找的人還得學會之後能教給別人,以後鄉裏那些給我養牛的,一個人弄個半畝三分地的,多少種點都是收入,也不怕牛糞沒地方用了。我這現在能替我在附近出去跑著辦點事兒的,就黑子能指望得上,別人都還不行。正好你還嫌現在這麽幹沒意思,那幹脆搬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