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閃人(第2/3頁)

……

火車一路飛馳,柳生元和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著窗外飛掠而過的風景。

據說因為高鐵速度太快,所以一直盯著窗外景色的話,會產生頭暈目眩等不適感——不過柳生元和倒也沒有這種感覺。

在京城,當他聽說還有一大波拜訪者正在路上,柳生元和頓時決定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連夜溜之大吉。

至於這會給赤旗方面的工作人員帶來什麽麻煩,那就不在柳生大爺的考慮範圍了——那些人是來給他服務的,不是讓他老人家去服務他們的。

赤旗的交通系統大概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系統。

與花旗和歐盟的發展重心不同,赤旗當年科技相對比較落後,在高精尖的領域裏無法和花旗、歐盟競爭,為了快速提升國力,赤旗集中力量發展了基礎重工業。

由於國家政策傾斜,短短三十年,赤旗的重工業躍居世界第一,大量鋼材和重型機械除了銷往世界各地以外,也推動了赤旗國內的基礎建設。

交通體系一直是赤旗重點建設項目,當年還看不出什麽效果,但是三十年過去,用各種鐵路、公路和運河連成一片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與科技發展都呈現出顯著的集群效應,遠遠超過交通困難的西部地區。

這也證明了當初赤旗領導人的高瞻遠矚——若要富、先修路。

這句話現在是常識,但是當年,由於建設交通系統的投入巨大而獲益微薄,推行政策的阻力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正確的道路並不一定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真理從來不是看人多人少。

所以,自己在花旗將要推行的政策,即使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但是為了文明上升的偉大目標,這些政策依然必須推行下去。

至於手段方面,可能就顧不了那麽多了。

“你好啊小帥哥,你一個人?到哪一站下車啊?”柳生元和座位對面是一對中年夫婦,開口打斷了柳生元和的思緒。

“我到昆明下車,你們呢?”柳生元和只是厭煩各種應酬,但是和陌生人隨便聊聊天,他倒也不反感。

“巧了,我們也到昆明,你從哪裏上車的?”說話的一直是那位中年婦女。

“京城。”

“啊,那你不是很辛苦?這趟車路過京城的時候還是半夜兩三點鐘。”

“還好吧。”

“對了,小帥哥你還在讀書嗎?是什麽學校?”

“京城大學,已經畢業了。”

“啊,看不出來,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九。”

“啊——”

反正柳生元和也沒事,就與這對夫婦一路閑聊到了昆明。

雖然主要是對方說,他在聽,一路下來柳生元和雖然沒有刻意打聽,但還是知道了這對夫婦的一些情況。

比如說他們是家在昆明的白族人,夫婦兩人是做餐飲業和燈具生意的、家裏有四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少數民族不受計劃生育政策限制)。

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在赤旗,雲南不算是一個發達省份,不過拜這幾年經濟大發展的福,大家的生活都好過了許多。

以前一說到雲南和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可以算是窮山惡水的典範。

但是這些年隨著“小型化無人耕種技術”的發展,雲南、貴州一帶大力投入開發了智能機器人耕種技術,使得梯田、山地的利用率大增。

同時建設高架橋、打通山體隧道,讓雲南的交通環境大幅改善。

雲南並不缺乏能夠產生效益的經濟作物和礦物,只是原本交通艱難,這些資源難以產生經濟效益。

現在建設起完善的交通網,雲南已經是赤旗排名前三的旅遊大省——窮山惡水反過來說,就是自然環境保護良好,到處懸崖峭壁,峽谷川流,氣魄雄偉。

他們夫婦的二女兒就是廈門大學旅遊專業應屆畢業生,上個月剛考出了導遊證。

“爸、媽,這位是?”來接站的是一個年輕女孩,應該就是這對夫婦說的二女兒了。

“這位是我們在車上認識的旅伴,是個來中國旅遊的日本人,還是京城大學的高材生呢,叫柳生元和,小夥子帥氣吧!”

(柳生元和在各種新聞報道上,名字都是柳生元や,倒也不怕別人從名字上聽出他身份,至於長相,別說他只是武道大家,而且長年累月窩在實驗室裏,就算是電影明星,四五年不在媒體上露頭,也要被人忘記了。)

“哇,你可真夠帥的,比電影明星都帥多了,你好,我叫楊悅。”

“你好。”柳生元和微微點頭,算是答謝了贊美。

“你很酷誒,來,咱們加一下微信唄?”

“唔——好吧。”

“你要去哪裏,如果路不遠的話,我把爸媽送回家以後,順便送你過去。”楊悅是一個笑容很爽朗的女孩,當然也許是因為看見帥哥才這麽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