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病人

何全他們四個年輕人,開了一輛七座的商務車過來。

本來他們還擔心柳生元和遠道而來,會帶著不少行李過來,怕車小了裝不下,才特意借了一輛七座商務車。

可是,到了機場一看,柳生元和兩手空空,別說行禮了,連個小包都沒有,如果硬說他有什麽東西隨身攜帶的話,也就只有一個長條布袋子了。

幾個人一路聊天扯淡,雖然京城常常堵車,倒也並不寂寞。

聊天的內容主要是這四位同學,給柳生元和介紹了一下京城大學的人文校貌、歷史傳承和校園文化。

京城大學是赤旗第一所近代大學,最初還不叫京城大學,而是叫做京城大學堂。

京城大學堂原本是在大黃王朝的末代時期的一群頗具眼光的文人創建。

他們看到日本作為天朝最強大的屬國之一,居然被一群商人所擊敗,不得不向天朝求援,才猛然醒悟到,在不知不覺中,被天朝視為蠻荒之地的西方,科技竟然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

尤其是後來從西方商人的口中了解到了西方科技現狀以後,這些人中間更是出現了中國第一批留學生。也正是從他們開始,天朝才開始有人正視這個問題——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竟然已經落後於現代世界,甚至已經有被侵略宰割的風險。

當年清族入侵中原,種種屠殺惡跡尚在黃朝的史書中血跡未幹,天朝人自然未敢忘卻如此屈辱的歷史,眼看天朝竟然又有被人侵略的危險,種種新思潮自然此起彼伏,各有主張,從此,天朝進入了維新——洋務——革命時期。

在這個時間段中,京城大學堂因為教學內容的轉變,將文史類為重點的教學內容,改為文史與科學並重的教學方式,並更名為京城大學。

同時,確立京城大學的宗旨為“兼容並蓄,思想自由”。

第一位京城大學的校長名叫嚴復,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

嚴復乃是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曾經遠渡重洋去英國求學,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

嚴復先生曾經在北洋水師學堂任教,培養了天朝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學科知識介紹到中國,並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是現在赤旗翻譯界的祖師爺。

順便說一下,這次來接柳生元和的四位同學,其中何全與趙朝雲就是翻譯專業的學生,至於另外兩位張婷婷和王丹則是醫學專業的學生。

何全他們四人來機場接人的時候,曾經被導師反復叮囑,說今天要接的這位是一位日本友人,雖然年齡小,可卻是一位頗有些分量的人物。

本來照理說應該是專門有人員接送,可是應這位日本友人的要求,一切要照正常學生來對待,所以才派他們四個來接人。

所以四人一路上旁敲側擊,希望打聽打聽這位柳生學弟到底有那些過人之處,可惜,一路上這位柳生學弟除了微笑傾聽之外,連話都說的很少。

這四位同學雖然在學生中算得上比較善於溝通交際,但那也比不上社會中的老油條,面皮也沒那麽厚實,頂多在大家閑扯的時候做一點側面打聽,還做不出什麽上杆子巴結的事情。

何況,五千年天朝上邦的潛在心理優越感,讓他們還有些不服氣——老子憑自己的本事,將來也是前途無量,巴結這個小屁孩幹嘛?

畢竟在天朝大陸,能憑真本事考上京城大學的,這四位那個不是一方學霸?又能加入學生會,承擔學校布置的工作,這四人的人際交往能力自然也是不錯的。

大家都曾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誰還不是天之驕子了?

所以,一路上的閑聊中,話裏話外,帶著一種自己都不注意的自豪感,四人將京城大學的種種優勝之處一一介紹,倒也為柳生元和增加了點這個世界裏,關於京城的知識。

在四人的說說笑笑中,七座的商務車開進了京城大學的校門,直接朝京城大學醫學院開去。

……

“哈哈,小友,總算把你盼來了,來來來,先和老朽去認認門,還有件事要麻煩你呢!”

車在京城大學醫學院剛剛停下,有人走過來直接拉開車門,大笑著打起了招呼。

“——!方老!您老怎麽出來了?”王丹急忙奔下車去想去攙扶一下。

“方老怎麽出來了,這位柳生學弟到底是什麽人?日本皇太子?”

“就算日本皇太子來了,方老都不會跑出來接人。”

“那你說柳生學弟到底是什麽人?”

“我哪知道?以後看看能不能結交一下,方老肯定不會因為他的身份出來接人,一定是他做出過什麽驚人事跡,到時候我們去翻翻最近的醫學論文,看看有哪篇大作的署名是柳生和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