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只能二選一(第2/2頁)

九洲電機公司的正版電機會持續創新,進行更新換代,那從長遠考慮,肯定選用正版電機。

九洲電機公司的公告正式發布之後,效果也是立杆見影的。僅僅幾天的時間,就有電動車生產制造企業尋上門來,要求訂購無刷高效電機。

這家電動車企業,以前不是九洲電機公司的客戶,雖然他們生產制造了不少的電動車,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但他們的電動車清一色的全部使用仿制電機。

現在行不通了,這家企業的老板也算識時務,主動上門,承認錯誤並道歉,且承諾從今以後,他們不再使用仿制電機。

道歉認錯之後,也說了他們的要求,那就是想訂購九洲電機公司的無刷高效電機,第一代電機準備訂購10萬台,第二代電機準備訂購3萬台。

嶽明接待了這家電動車企業的老板,並將情況匯報給了唐飛,聽了匯報之後,唐飛明確說了,回頭是岸,只要保證以後不再使用仿制電機,那可以從九洲電機訂購正版電機。

這是第一家上門的電動企業,且成功的訂購了10萬台第一代電機(按降價之後的價格),3萬台第二代電機,消息也傳得飛快。

有了第一家企業,馬上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九洲電機就一共接到了數十萬台電機的訂單,目前,手中的訂單已經兩、三百萬台。

這麽多的電機要生產制造出來,嶽明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兩、三百萬台電機,以目前的產能,就算不再接訂單,也要生產制造大半年才能將這些電機全部生產出來。

未來半年都沒有訂單,那肯定不是不可能,將來的訂單肯定還是會接二連三的出現,如果不擴大生產規模,未來手上的訂單只會越來越多。

嶽明對國內明年的電動車行情做了一個分析,得出結論,明年國內的電動車制造數量估計會接近1000萬台。

1000萬台啊!

這就相應的需要1000萬台無刷高效電機,這麽大的市場,嶽明知道必須馬上擴大生產規模,跟上市場的需要才行。

於是,嶽明敲門進了唐飛的辦公室。

“老板,我們目前手上有兩百八十多萬台無刷高效電機的訂單,我敢肯定,訂單將來會越來越多,我們必須擴大生產規模才行。”

這是嶽明第二次為了擴大規模的事情正式找唐飛。其實,唐飛也已經在考慮這件事情了。

無刷高效電機的未來行情肯定火爆,基於對國內電動車發展趨勢的了解,唐飛更是知道,未來幾年,國內電動車的制造規模還會擴大,再擴大。發展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且相繼會湧現出很多知名品牌。

這麽巨大的市場,加之無刷高效電機的利潤又不錯,唐飛已經決定,擴大生產規模。

唐飛道:“嶽總,擴大規模的事情,我已經在考慮了,這樣吧,先將IGBT和U盤生產搬入九洲電子公司,這樣的話,就能騰出至少兩間大廠房,無刷高效電機的生產規模就能擴大不少。”

嶽明道:“老板,那我馬上著手準備將IGBT和U盤生產遷出的事情,盡快的將廠房騰出來。”

點一點頭,唐飛拿起手機,給楊成林打了一個電話,交代了IGBT產品和U盤產品從九洲電機公司遷出,由九洲電子公司進行接收的事情。

目前的九洲電子公司,規模已經不小,也完全有能力接收IGBT產品和U盤的生產。

事情就暫時這麽定了。

具體的遷出和接收事宜,那就用不著唐飛這個老板去親自操心,嶽明和楊成林肯定會做得漂漂亮亮。

親眼看著唐飛打完這個電話,嶽明高興起來,“老板,我會主動和楊成林總聯系,等IGBT產品和U盤的生產遷出,騰出廠房之後,我會立馬擴大無刷高效電機的生產制造,第一代電機生產規模擴大,第二代電機也會盡快的制造出來且形成規模生產。”

此刻,唐飛心中想道,騰出兩棟大廠房,擴大無刷高效電機的生產制造規模,明年全年能生產制造多少台這樣的電機,還真是期待啊。

說幹就幹。

嶽明和楊成林通過接洽之後,開始了IGBT產品和U盤產品生產制造的遷出事宜,準備騰出至少兩棟大廠房。

唐飛呢,依舊不是呆在九洲電機公司,就是去河西廠區看一看自己的地鐵的生產制造。

今天,唐飛先在九洲電機公司各生產現場轉了轉,見時間還早,準備再去河西廠區看一看。

駕車剛出廠區大門,唐飛就看到一個大胖子,急急忙忙的朝自己揮手,意思是示意自己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