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朝陽群眾”(一)

許宏亮不只是調侃,也是在提醒。

正如他所說,老爸老媽不僅要過來看寶貝兒子在省城的工作生活環境,還打算過來幫著買房,如果讓老爸老媽知道自己在單位混這麽慘絕對會很擔心。

他們最遲十一過來,房價蹭蹭往上漲,他們不敢等,絕對不會拖到元旦。

只剩下兩個半月,在單位處境的問題必須在兩個半月內解決,不然興沖沖跑過來給自己買房,希望自己能在省城成家立業的老爸老媽會有多擔心多著急,會有多失望。

現在的問題是怎麽解決,難道買點東西晚上去所長家?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且不說自己幹不出來這樣的事,就算幹得出來你送去人家不一定甚至不一定敢收。就算收了,所裏還有那麽多人,難道個個送。

更重要的是,真要是這麽幹,他們嘴上可能會說點好話,但心裏會更瞧不起。

想來想去,韓朝陽發現許宏亮的提議不錯。如果能幹點成績,哪怕收集幾條犯罪線索,他們不可能不另眼相待。

關鍵犯罪線索怎麽收集?

這方面不得不服氣管稀元,同樣是社區民警,從未見過他下社區,為應付上級檢查,搞得關於社區的那些材料全是假的,沒想到對社區情況還挺了解,居然知道哪裏有賭窩,有多少人在聚賭。

吳偉那個小人就不提了,據說昨晚也露了臉。

韓朝陽邊走邊想,赫然發現自己有自己的不足,同樣有自己的優勢。

其他社區民警都變成治安民警甚至刑警,不是值班備勤接處警,就是幫辦案隊辦理各種案件,不是在分局跑審批,就是在跑審批的路上,反正忙得焦頭爛額,一個月也下不了一次社區。

相比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社區民警。

培訓時教官不止一次說過,依靠群眾是公安機關的一大法寶,既然有機會直面群眾,那就要把這個機會利用起來。

他們忙裏偷閑物建幾個特情耳目就能收集到違法犯罪的線索,如果我能把朝陽村乃至整個朝陽社區的群眾變成“朝陽群眾”,那我的線索來源不是比他們廣多了!

韓朝陽越想越有道理,赫然覺得警民聯系卡帶得太少,應該把那一盒全帶出來,應該給內勤打電話讓再印幾盒。

不知不覺,已走到527廠東門外的小公園。

往南幾十米是527廠東大門,馬路對面是朝陽村的農貿市場,相比中山路對面的大超市和東明社區斜對過的菜市場,這裏的菜更新鮮而且更便宜。

大清早來買菜的人特別多,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乃至汽車,把馬路兩側幾乎停滿了,幾個開著三輪電動車過來賣瓜和賣小百貨的商販,正開著高音喇叭在招攬生意。

只見兩個穿城管制服的村裏人,提著包在市場門前挨個收攤位費,幾個小販顯然嫌收太多,正跟他們討價還價。

這個市場是十幾年前附近農民和小販自發聚集過來形成的,占用的是村裏的地方,不歸區市場服務中心管,而是歸村裏管。

環衛部門也只管主幹道的環境衛生,所以村裏有自己的清潔工隊伍,甚至從區物價局搞到一份文件,可以合理合法地管來此經營的商販和租住在村裏的外來人員收衛生費。

因為三五塊錢的攤位費和每人五塊的衛生費,不止一次發生過糾紛,而且每次發生都是這個時候。

正因為如此,韓朝陽吃完早飯就一個人來到市場。警務室不能沒人,老徐下班了,許宏亮要呆在警務室值班。

正準備提醒村裏的兩個“城管”態度好一點,有話跟人家好好說,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小韓,你怎麽來這兒?”

“王阿姨早,萱萱呢,怎麽就您一個人?”原來是差點被大蟒蛇嚇出心臟病的王阿姨,韓朝陽樂了,回頭寒暄起來。

“去她爺爺奶奶那兒了,孩子真被嚇壞了,不換個環境她睡不著。”提起昨天下午的事,王阿姨仍心有余悸。

韓朝陽幹脆不進市場了,一邊陪著她過馬路,一邊關心地問:“樓上那個女業主有沒有去給您道歉?”

“去了,還提了點東西,我沒收,一樣沒收,也沒給她好臉色。”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既然她知道錯了就給她個機會。”

“我倒是想給,小韓,你是沒見她那個樣子,沒聽她的語氣,她哪是去給我道歉,簡直是去示威的,居高臨下,有錢了不起?聽5號樓陳主任說,她不是什麽好女人,離過兩次婚。”

“是嗎?”

“離一次婚分一次家產,你以為她的錢從哪兒來的?”

王阿姨沒去拿電動車,反而走到小公園裏,把剛買的菜放到花壇上,跟一幫正在晨練的老頭老太太打起招呼:“王廠長,徐姐,張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小韓,我們社區剛來的片兒警,昨天小韓幫我大忙了,要不是他及時趕到,我家要出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