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問題(第2/2頁)

“說到底,就是紅眼病唄。”殷祥林說了實話,“那幾位廠領導的子女也在廠裏工作,都是普通工人。如果單給技術員加工資,這幾位廠領導自己心裏就不舒服了。”

“如果由經貿委給你們下個文件呢,會不會你們就好操作一點?”吳仕燦出著主意,他是個老人,對於體制的了解又比別人更多一些。

殷祥林搖搖頭,說:“恐怕不行。如果由經貿委下文件,結果又是一刀切,比如說大學本科給多少錢,專科給多少錢。到時候那些人隨便到哪弄個文憑,就要求廠裏給待遇,我們更受不了。有些人手裏雖然有文憑,但本事卻是一點都沒有,給這些人待遇,純粹就是浪費錢,而且還會打擊其他人的積極性。”

“如此說來,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馮嘯辰笑呵呵地說。

“什麽辦法?”殷祥林和吳仕燦同時問。

馮嘯辰說:“由我們裝備公司搞一個人才支持計劃,嗯,我想想,可以叫做跨世紀人才計劃。由各家重點裝備企業報送名單,每家企業有一定的名額。我們裝備公司負責審核。對於進入人才計劃的人員,由裝備公司發放一筆特殊的人才津貼,至於這筆錢的資金來源嘛……”

說到這裏,他看著眾人,嘿嘿地笑了起來。

“從大家的項目分包費用裏扣吧。”周榮權最先明白過來。裝備公司可不是什麽慈善機構,雖然馮嘯辰斂財的能力不小,但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替大家出這樣一筆錢。補助人才是對各企業都有好處的事情,大家也是樂於去做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誰都懂的。

把補助人才的事情交給裝備公司去做,相當於讓出了各企業的一部分權力,讓裝備公司多了一些話語權,看起來大家有點吃虧。但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除非自己並不想真正地補助那些人才,而是想拿這個政策來謀私利,否則把事情交給裝備公司去做,效果反而更好。如果由各企業自己來決定補助對象,到時候各種拉關系走後門的事情就會把大家煩死,秉公去做,難免要得罪人,如果屈從於說情,那麽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大家能夠信任裝備公司,說到底還是因為馮嘯辰領導下的裝備公司一向做事公道,馮嘯辰也是一個能夠頂得住壓力的人。如果換成一個沒什麽擔當的上級部門,大家才不會答應這種方式呢。

其實,馮嘯辰說的這種方式,就是後世在網上成為笑話的什麽什麽學者。最早設計這類學者頭銜的時候,目的在於挖掘突出人才,在體制規定的待遇框架之外給予額外的支持,以便鼓勵先進。但由於學術圈廣泛存在的人情關系網,各單位為了平衡學派利益以及照顧關系戶,生生把人才評選變成了關系尋租。

為了避免過於講究人情,各單位不得不加大所謂客觀條件的權重,規定一篇學術論文算多少分,還有什麽SCI,什麽影響因子之類,於是又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SCI論文產業鏈。某海外期刊通過運作,把自己弄進了SCI引用目錄,然後一年發了幾千篇論文,其中七成以上來自於中國的某個論文發表代理機構。

說到底,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執行的,如果沒有一批秉承公心的執行者,任何制度最後都被侵蝕得百孔千瘡。

馮嘯辰也是體制中人,對於這種情況又豈能不懂。他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利用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應當說,他做得還是比較成功的。

關於人才以及待遇的問題,其實只是一個小插曲。各企業領導也只是發發牢騷,以便與裝備公司討價還價,這些人都是人精,真想完成一個任務,還能沒有辦法嗎?

這次會議終於還是開成了一個勝利的大會,成功的大會。大家分配了任務,也接受了關於後續技術研發的要求。而在這個時候,王振斌也給馮嘯辰發來了消息,說發計委領導已經原則同意了馮嘯辰提出的建設煤制油項目的提案,只是需要他到發計委來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