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2/2頁)

“老曹,關於開發皮特西格鐵礦的意義,你能理解嗎?”馮嘯辰開始做曹廣山的工作。

曹廣山點點頭,說:“我完全理解,而且完全支持。我們進口澳礦,不是沒有風險的,此外,澳大利亞那邊的礦主也非常傲慢,很多事情都不好商量,有時候發過來的礦石達不到合同的要求,和他們交涉的時候難度也很大,這都是弊端。如果我們能夠拿下皮特西格鐵礦,擁有話語權,對於我們鋼企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

“廠領導中,還有誰和你的觀點相似呢?”

“其實大家也都明白這個道理,我和幾位廠領導在私底下交流的時候,大家也是覺得經貿委的這個決策很有遠見。不過,在廠長辦公會上,沒有人提出這個意見。”

“為什麽呢?”

“為什麽?”曹廣山想了想,苦笑著說,“或許是不想得罪人吧?想想看,去澳大利亞出差的機會,是全廠幹部的福利。如果我發言支持開發皮特西格鐵礦,不就成了全廠的公敵了嗎?”

“這就叫小集體利益啊。”馮嘯辰感慨道。

“是啊。”曹廣山面有慚色,說:“我也知道不該這樣做,可是光我一個人這樣想又有什麽用?廠裏的人都是這樣想的,再說,現在的社會風氣也是如此,大家都在照顧小集體利益,你說我一個搞技術的,能和這麽多人對著幹嗎?”

馮嘯辰安慰說:“這倒也沒必要,再說,就算你老曹出來跟大家對著幹,也改變不了什麽問題。說到底,這就是體制上的不足,我們放權放得太多了,以至於企業完全不顧大局,很難擰成一股繩了。”

“那麽,嘯辰,你打算怎麽辦呢?”曹廣山問。

馮嘯辰笑道:“還能怎麽辦?閻廠長不是答應給1800萬了嗎?這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成果了。咱們國家的鋼鐵企業這麽多,每家出一點,不就湊夠了嗎?”

“可是,經貿委的通知裏,不是說要投入5億美元嗎?如果其他家鋼鐵企業也像我們一樣,只拿出不到2000萬來,咱們國家總共也就是十幾家鋼企,你怎麽能夠湊出5億美元呢?”曹廣山替馮嘯辰操心道。

馮嘯辰說:“老曹,你糊塗了,誰說我們國家總共也就是十幾家鋼企?霞鋼、東鋼它們,難道不是鋼企嗎?”

“霞光鋼鐵廠?你是說,民營鋼鐵廠也可以參加?”曹廣山驚詫地問道。簡稱為霞鋼的霞光鋼鐵廠是濱海省的一家民營鋼鐵廠,最早不過是一家鄉鎮小鋼廠,這幾年發展極其迅猛,去年的鋼產量已經與江城鋼鐵廠基本持平了。霞鋼的廠長屠可純是個野心勃勃的農民企業家,他把獲得的所有利潤都投入了擴大再生產,這幾年從國外買進了五六套二手冶金設備,又購置了七八套國產設備,產能不斷擴張,今年產量超過江鋼已毫無懸念。

雖然霞鋼、東鋼等民營鋼鐵企業的產能與江鋼等國有鋼企不相上下,未來的發展更是不可限量,但如曹廣山這樣的老國企幹部依然不將它們視為鋼鐵行業的一部分,討論行業情況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把它們忽略掉。

在看到經貿委要求鋼鐵企業參與皮特西格鐵礦建設的通知時,江鋼的所有廠領導都忽略了霞鋼等民營企業的存在,而只是用國有鋼企來進行衡量,從而得出自家需要拿出七八千萬美元的判斷。如果把這些民營企業也算上,那麽江鋼要分攤的費用就會減少一半以上。可是,在大家看來,讓民營企業參與海外投資是不可能的,這些民營企業,不就是遊擊隊嗎?有自己這些正規軍在,遊擊隊哪有說話的份兒?

聽到曹廣山的質疑,馮嘯辰笑道:“老曹,這就是你的狹隘了。民營企業怎麽就不能參與海外投資了?不瞞你說,我來江鋼之前,與霞鋼的屠總通過電話,他表示,不管其他企業出多少錢,不足的部分,他負責兜底。有他這句話,我就有底了,江鋼出錢也罷,不出錢也罷,我有什麽可為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