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一代人(第2/2頁)

在韓紅歌聲所營造的氣氛之中,真心不適合多說什麽,鞠個躬,是非評判,大家自己內心都有一杆秤,這本就不是一部能夠在觀影之後由主創人員去說什麽的電影,是殘酷,是冰冷,是虛幻,是美好,是流逝,是追憶,你說不清也道不明,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判斷。

直到韓紅的歌聲徹底消散,現場才響起了掌聲,稍微上歲數一點的,三十歲四十歲以上的人,看這部片子感觸還能有一些,到五十歲以上,那就真的是一路芬芳那個時代的芳華重現,有一些人的眼圈已經濕潤;到三十歲之下,看這部片子的角度又是一個樣子,想當初讓Baby、小迪幾個人去理解角色,小鋼炮給她們講了很多那個時代的故事,也讓她們分別看了幾部小鋼炮推薦的那個時代小說,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為此還專門請了幾個那個時代文工團的女兵,如今年紀都已經可以做祖輩有孫子,談起那個時代她們的故事,還能夠從她們不再年輕的面龐上,看到專屬於她們自己的光芒,那種眉飛色舞的感覺,對小迪等人的影響很大,奠定了她們今日能有如此上佳表現的基礎。

《芳華》。

芳華,芬芳的年華。

在別的放映廳內,有不少年紀小的,追星而來,昊門的粉絲和幾位女主角的粉絲,他們看到了自己一刷沒有在電影中感受到的情緒在現實具現。

幾個上了年紀的男女,四五十歲,或許年紀還要更大一些,保養的都很好,穿著也相對時髦,當燈光亮起之後,很多年輕人按照習慣起身向外走,還沒有來得及去回味劇情去評判故事,在放映廳的燈光下,看到了這幾個男女,坐在椅子上,不是親眼所見都不太敢相信這個年紀的人,會看一場電影,淚流滿面而不去擦拭,跟隨著韓紅的歌聲去哼唱《絨花》,在他們的眼中,這場電影還沒有結束。

歌聲結束,他們擦拭著眼淚,彼此對視,露出一抹笑容。

淚水中的笑容,這一笑,幾十年的追憶,就這樣慢慢在自己身上重新流逝,電影讓他們回到了那幾十年前,一首歌曲落幕,時光重新回到了當下,這寬敞舒適的電影放映廳,身上價值不菲的衣物,或許,離開這裏還願意一起到一家高档餐館,去大醉一場。

……

很多媒體,常規報道,對電影本身,褒貶不一,喜歡的推崇至極,不喜歡的覺得太過虛幻,故事情節也無法接受。

電影比小說更容易感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夠更為清晰的將你腦海中的畫面,同時呈現給多數人。

看書,你一個人的世界,當你跟別人推薦的時候,沒有辦法做到同步,電影卻可以同步的感動一批人,讓你們的情緒處於一個時間節點。

《華夏電影報道》節目組,在這個夜晚,選擇了一個最為獨特的視角對《芳華》這部電影上映後的反響去做報道。

別的媒體都去采訪觀眾,去復述影評人的評論,加以自己的看法,配合具體的數據,給大家呈現一個正常的電影上映狀態,譬如國內十幾座大城市的幾十個大影院,從九點首映場,到十一點多,到一點多,全部的票都售罄,依舊有人在排隊購票。

《華夏電影報道》節目組,鏡頭追著三男五女,走進了一家火鍋店,是的,一家老燕京的火鍋店,沒有刻意追求包廂。

他們,今年都已經五十幾歲,是戰友,也是多年的好友,其中還有兩對夫婦,相約走進電影院去看《芳華》,是其中一個人發起來的,他們曾經都在文工團工作過,時代的標簽就如同他們自身的標簽,他們沒有看過陳昊的小說,覺得這樣一個年輕人不可能寫出那個時代的真實,不過是借著時間的噱頭來寫一部披著那個時代外衣的現代都市小說。

馮小剛對他們而言有一定的信任值,覺得他來拍那個時代的東西不會差。

他們沒有影片中那些人的波瀾壯闊,卻有著相似的感同身受,三個大男人都不止一次的擦拭眼角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