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進組(第2/2頁)

倒是楊道行留下來跟著許秧挖白茅根,“我沒記錯的話,你是城裏姑娘吧,沒想到還知道這是白茅根?”

“其實我老家也是在農村,雖然我爺爺就遷出來了,但是我們還是會回去的。”

“看來許秧知道的野菜也不少咯,感覺今晚有口福了。”

許秧用手背蹭了下額頭,不好意思地說:“我做別的菜味道還行,野菜就難說,真沒什麽經驗。”

“哈哈,據說廚師是一通百通,我們今晚啊,吃的是春天的味道。”楊道行一步步聊著,把話題往許秧熟悉的方向引,這天就順理成章聊下來了。

許秧放松下來,逐漸把攝像頭拋開,兩人相處得很不錯。

《四季田園》這個節目並不是搞的嘉賓求生,主要是引領大家去看野外,以及那些被任忽視的可食用植物。

主持人和嘉賓可以聊美食、聊養生、聊任何的話題,就是一個半美食半談話的節目。

所以廚房裏基本的食材都有,若是沒有,也可以跟節目組說,節目組會安排。

“蔡老師,我給您打下手吧。”許秧圍上圍裙,小聲說道。

蔡文英的視線在許秧的手上掃過,手指纖細但並不細嫩,虎口等部位還有繭子,這並不是來蹭節目的網紅或是預備出道的練習生,是真的廚師。

蔡文英想著,一直板著的臉柔和了幾分,“你擅長做什麽菜?”

“嗯,家常菜吧,我沒有系統地學哪個菜系。”她不少食譜都是從網上看來的,這無可否認。

而她在修真界學的那一些,在這裏提都不能提,只能歸於網上。

現在的網絡上,只要有心,各種東西都能找得到。

“那行,你熬個粥吧,再做個魚,其他的我來。”到了廚房,蔡文英的話就多了。

坐在廚房門口擇菜的喬鶴和楊道行不由松了口氣,他們還真怕蔡文英不咋開口。

蔡文英要是不說話,到時候剪輯的時候,鏡頭少了,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問題的。

工作人員的晚飯不用許秧他們操心,所以許秧就洗了四人份的米,放入砂鍋中。

蔡文英眼角的余光看到許秧的做法,心裏暗暗點頭,敢用砂鍋煲飯,不錯。

魚是常見的草魚,已經宰殺好,許秧看了看他們帶回來的野菜,取了一把刀,開始片魚。

魚片稍微腌制,然後擺盤蒸熟,倒掉水,盤底擺上焯過水的野菜,魚片擺上去,勾芡淋上去即可。

而魚骨頭可以跟雷公根熬湯,湯也很清的。

這時候,喬鶴在廚房門口探著頭說:“蔡老師,秧秧,剛才接到電話,有兩位客人要來,你們看能添個菜嗎?”

他剛才看到許秧已經用砂鍋在爐子裏燜著米飯了,再來兩位客人肯定是不夠吃的。

蔡文英朝喬鶴點了下頭,繼續忙活。

她看到許秧片魚,一刀下去幹凈利落,臉上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這次參加節目,她是賭氣來的,這個地方偏僻,搭档的小孩子順心,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蔡老師,我做個蔥花雞蛋餅吧。”許秧提議道,再煮飯肯定是來不及,那就煎個餅唄。

都在鄉下了,也不用吃得多豐盛,原汁原味最好。

蔡文英點頭,把瘦肉、豆腐攪和在一起,加上腌漬過剁碎的野菜,少許澱粉,捏成了一個個球,整齊擺放在砂鍋裏,等會倒入調好的高湯清燉。

今晚的菜都特地做得清淡,畢竟轉了那麽多趟車,需要好好歇息一下。

喬鶴跟楊道行閑聊著:“我從導演那知道了,之前秧秧參加過一個美食節目得了第一名,聽說那個節目有厭食症嘉賓。”

楊道行跟喬鶴多少年的朋友啊,一聽就回過味來,他看著喬鶴,不用問,就知道了意思。

看來今晚來的兩個嘉賓,其中一個是喬鶴特地安排的。

關於許秧的那些說法,總要驗證一下,不是嗎?若是真的,那再好不過了。

楊道行配合著挑眉:“那許秧太厲害了。”

幾台攝像機從不同的方位,記錄著廚房裏廚房外的一切。

許秧和蔡文英的對話並不多,但是她們的神態都很輕松。

做一頓飯的功夫,就讓她們互相了解對方一些,知道接下來的時間裏,她們可以愉快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