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玉米粥(第2/2頁)

對於許秧的專業,許爸許媽不懂,但桂城大學他們知道啊!

他們非常高興,打電話聯系老家的人,琢磨著是不是要在桂城和老家各辦一場升學宴。

一家子停了生意,處理好剩下的原材料,帶著收好的行李上了動車。

許勝也跟著他們一起回去了。

他出來半年,記掛著家裏的果樹,算算時間,他種的桃子正是盛果期。

許秧一行人到了秦省的動車站,然後又轉動車前往杜城動車站,最後包車前往許家老宅所在的青田村。

隨著車子的前進,從城市到鄉鎮再到村,道路變成了兩車道,兩邊的也由樓房、田野變成了茂盛的山林。

從上面包車開始到村裏,足足開了快三個小時,許秧不由咋舌,這也太偏僻了吧。

她看著窗外,那越來越茂盛的植物,心裏漸漸有些興奮。

她有種直覺,自己這回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植物。

面包車在許家老宅前停下,一群人已經在老宅前的水泥地上等著了。

許秧在最後面下車,看著和許爸、許媽敘舊的人,好奇地看著周圍的房子。

青田村的老房子都很有特色,占地面積也大,只有少數幾棟樓房摻雜其中。

許勝笑嘻嘻地說:“怎麽樣,好看吧?”

“就是太偏僻了,來玩的人少,要不農家樂早就弄起來了。”

一個身材壯碩非中年婦女走過來,拍了許勝一把,“臭小子,可算是舍得回來了。”

許勝轉頭小聲對許秧說:“這是我媽,你喊她大伯母就好了。”

“這就是秧秧了吧,長得可真俊,來來,喝綠豆湯。”劉梅蓮拉著許秧的手,越看越喜歡,拉著人走到石凳前,然後去水井那拉起一個水桶,拿出冰鎮的綠豆湯。

許爸難得回來一次,晚飯的時候,許家還留在村裏的親戚都過來了,很是熱鬧。

許秧作為新鮮出爐的大學生,不少老人還帶著小孩來沾沾她的喜氣,讓小孩跟她學習。

許秧有點窘,不過她的注意力很快就在眼前的菜上了。

這桌上的菜並不精致,但很大盆滋味十足。

紅燒肉、板栗雞湯、炒豬舌、西紅柿炒蛋等菜,讓許秧、許澈他們吃得頭也不擡。

這些食物的烹飪手法稱不上復雜,但是很有特色,保留了食材原本的香味。

許秧想,自己在家裏燉的板栗雞湯跟眼前的這一鍋湯相比,差了不是一個層次。

越是簡單的烹飪,對食材的要求越是高。

即使是炎熱的夏天,青田村的晚上也很涼爽,加上瓦房的設計,半夜還得蓋條薄被。

聞著稻香、聽著蛙聲,許秧這一覺睡得非常好,第二天早早起來,就想去廚房幫忙。

劉梅蓮看到許秧,笑眯眯地塞給她兩個嫩玉米叫她剝了,自己則往灶膛裏塞了兩個地瓜。

鍋中的大米煮開後,加入剝好的玉米粒,蓋上鍋蓋,是不是攪拌一下。

大米熬到開花,米湯粘稠,米香與玉米的甜香味交融在一起,許秧饞了。

用大鐵鍋做出來的飯,有著其他鍋所沒有的煙火氣。

雖然許秧表達了她想幫忙做菜的想法,但是劉梅蓮也就叫她打打下手,自己一個人就把早飯給做好了。

摻了玉米的粥真的好吃,香濃可口,米粒粒粒分明而不硬,搭配著青菜、炒雞蛋、酸豆角,許秧愣是吃了兩大碗。

許秧他們來的時間剛好,青田村還沒開始割水稻,正好先把祭祖的事給忙活了。

許爸早就轉了錢叫許大伯幫忙準備供品,等祭拜完,就請村裏的掌勺做了幾桌菜,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頓。

許秧對於農村的宴席很感興趣,全程都在圍觀。

每個廚師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對於食材的處理和安排都有自己的習慣。

許秧看到對方用的調料不少都是自制的,就知道人家能當得了十裏八鄉的紅白喜事掌勺,那灶上功夫定然是過硬的。

許秧沒有討要調料,她吃了兩天的飯,就迷上了這裏的食材,打算多待一段時間,研究這裏的香料。

從青田村運食材到桂城是不大現實的,所以許秧更趨向於在配料上下功夫。

她眯著眼看向村子後方,鳳凰山原始森林,她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