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3頁)

趙晉沉默。

不是他不想接,是陳柔不想跟他。

贖身退契,劃清界限,他本意是想別把她牽連進來。她卻是真想離開。當年福喜交給她的那兩千兩銀票她都沒帶走,首飾衣裳一概不拿。她倒是真看不起他的錢。當初他說她為錢賣身,許是傷著她了。

他不是沒主動過,他想親親她,抱抱她,被她扇巴掌、冷言冷語相對。

他記著她生辰,巴巴地捧著禮去找她。要不是被她言語所激,他也未必會做的這麽絕,把安安搶了回來。

逝去的流水回不了頭,他也實在倦了。

她身邊有了知心人,由得她去吧。本來也沒多深的情分,他不過就是一時孤寂,才渴盼著家裏頭熱鬧些吧。

安安在他懷中哭累了。他把她放下,揮揮手命金鳳去了。

他想,這樣也好。至少他還有安安。

——

柔兒在縣裏尋了幾個會做針線的婦人,只要不是太復雜的繡活,這幾個都能做。

比照城裏頭時興的樣子,花錢請人描了花樣,回來先給大夥兒做自己衣裳練練手,做熟了才肯在店子裏接生意活兒。欹縣的大姑娘們每每聽說繡坊的陳掌櫃去了鎮上瞧新樣子,就早早來到門前等著。這家店工錢收的不高,只賺個薄利,最要緊款式時興,聽說是省城的大小姐和夫人們穿什麽,這店裏就照樣做什麽。自然用料比不得有錢人,可想到自己跟官家小姐們穿的一樣的花樣款式,哪有不高興的?

繡坊在開業半年後,接單就接不過來了。

柔兒在鎮上尋了一批十來歲的小姑娘,當學徒,供個飯錢,跟著蕭氏學刺繡。等攢了一筆錢後,又在鎮上繡莊挖了個手藝好的江南繡娘,專做雙面繡扇子、插屏等物。

蕭氏本是不贊成的,欹縣這麽點地方,人口攏共就那麽些,家底都不厚,買個成衣已算是奢侈得了,誰還會買雙面繡插屏擺家裏,那東西是能吃、能喝,還是能穿戴出去?

兩人在店鋪買賣上,頭一次有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