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睿親王府前街, 趙晉下了車,門裏迎出一名文士,遠遠躬身下去行禮,“文藻兄, 王爺在內已等候多時。”

趙晉點點頭, 抱拳謝過, 隨在那文士身後, 緩步踱入王府。

在前院一處叫做凈明居的院子裏,見到了睿王。

睿王爺身穿蟒袍,束鏤金玉帶,不到三十歲年紀, 因保養得宜,外貌瞧起來比真實年紀要小上五六歲。

他正低眉瞧一幅輿圖,聽見下人傳報, 他直起身,笑著朝趙晉招手, “文藻, 你過來瞧。”

趙晉走近,見他手指輿圖上一處地方, “你瞧, 這北川、寧海一帶,這麽遼闊的一片草原, 原來長期被北漠人占著。多年征戰,屢屢潰敗,一向是我朝心腹大患。就在昨兒, 前線傳來捷報, 威遠將軍和那些‘義軍’合並, 出其不意搗了北漠老巢,那些北漠人回護國都,失了對北川的控制。咱們吃了這麽多年敗仗,總算揚眉吐氣。今天聖上召我前去,問我,‘老三,你說說看,指派哪個去接管北川最合適?’我答:‘自是要尋個忠心可靠,有本事且沉得住氣的,去把這些個被人占了幾十年、早染了北人習氣的地兒好好治一治。’”

他側過頭來,目光柔和地望著趙晉,“若你當初沒有回鄉,只怕如今也是個像樣的官兒了,鎮遠侯一事委屈了你,所以本王想,應當給你爭取些補償。你去北川做個僉事,熬個一年半載,攢些政績,先堵住那群老頑固的嘴,屆時本王推舉你做正職,沒人會覺得不應該。今兒叫你來,就是想問問你的意思。”

這算個較好的出路,雖然一開始會遇到些困難,但只要用些手段穩住局面,功勞也是顯而易見的。趙晉離開官場八年,貿然要回來,很難再擠入原來的圈子。他因揭露鎮遠侯罪證,也得罪了不少人,把他留在京城,對他來說也甚為危險。所以睿王替他謀的這條路,不但適合他,也是最快捷的一條晉升法子。

趙晉尚未回話,就見一武將大步走來。

“王爺,聞仲達在獄中自盡了。”

睿王動作頓住,過了許久,方長長嘆了一口氣,“便宜他了。”

他吐出這四個字後,就揚手命武將退下。

趙晉勾了勾唇角,鎮遠侯只手遮天十數年,可謂是一代梟雄,連帝王尚要忌憚他的勢力。到最後,自戕在寸許間的牢獄裏頭,只得“便宜他了”這四字評說,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王爺。”他躬身拱手,行了大禮,“多謝王爺擡愛,如此信得過趙某。不過,趙某這些年閑散慣了,商場上怎麽賺錢使絆子,趙某擅長;如何治民為官,趙某是真沒那本事。王爺若要賞賜,趙某想替盧劍鋒求個恩典,當年齊王謀逆一案真相今已大白於天下,他被鎮遠侯及其走狗冤死獄中,背負罵名這麽多年,趙某想請王爺為其正名、平反,準其子盧青陽科考入仕,重振盧門。”

他語氣鄭重,恭恭敬敬等待上首之人的答話。

沉默的氛圍中,他能感覺到,一抹銳利精明的視線正在探究地打量著他。

彼此僵持許久,聽見上首一聲輕嘆。

“文藻,你倒也不必如此小心。”兔死狗烹,從來只是尋常。趙晉自己做的就是出賣人的營生,有些事看得比旁人更透徹。

趙晉扯唇一笑,將頭垂得更低,“望王爺成全。”

睿王沉默許久,輕嗤了一聲,“罷了,既然你不願做官,本王若是堅持,豈不是在為難於你?盧劍鋒正名一事,本王早已命人上了折子。你放心,此事本王會督辦著的。”

趙晉正色揖道:“如此,趙某在此謝過王爺了。”

睿王不再理會他,負手踱入內室。趙晉退出來,推開門,見適才那回話的武將還在門口立著。

“齊大人,別來無恙?”

齊凜回過頭來,神色肅然,退了一步,“趙官人。”

趙晉笑道:“大人和小雁春姑娘,一向都好?自打這名角兒進了大人後院,浙州那些好戲之人,可都惋惜得緊,多少人打聽著,四處探尋春姑娘下落,趙晉嘴嚴得很,可一個字都沒往外說。”

齊凜聞言蹙了眉,頓了頓道:“那齊某,多謝趙官人了。”

齊凜為了收納小雁春一事被趙晉要挾,助他接下了朝廷采辦。齊凜是個正派人,從來不敢私下背著王爺謀事,為了小雁春,他不知痛苦了多久,狠狠折磨了自己數月。直到鎮遠侯一事揭露,他方發覺,趙晉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給外人看的,他早就認識睿王,什麽收買要挾,攀附結交,都是做戲。是為了讓人真以為,他是因在鎮遠侯處受氣太過,不得已來尋旁的靠山。借此光明正大地面見睿王,商議了其後諸事。既不落人口實,又不至叫鎮遠侯起疑。——畢竟在京城地界拜見一個王爺這種大事,根本避不過鎮遠侯的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