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頁)

他行事果斷,絕不拖泥帶水,既生歸意,隔日就開始整理行裝,樓淮祀盤著腿坐在桌案上,支著下巴,有些疑惑:“阿冶,你一向隨意灑脫,這回來棲州倒似格外認真。”

姬冶立在書案前看著俞子離畫的水利分布圖,見問,終是答道:“阿祀,我現在不是稚童,也想為阿父好好辦事,撈點功勞。”

“誒?”樓淮祀拉弦似得拉著調,笑道,“想立功,便是想要好處,阿冶,父子手足也講究個有來有往,攤開手要是理所當然,卻也不能次次兩手一攤。看來,阿冶想要的好處還不小。”

姬冶說得稀疏平常:“我想娶衛氏為妻。”

“咯噔”樓淮祀一驚之下,下巴打滑,再一揚頭撞在窗欞上:“衛氏?衛絮?”

姬冶怒道:“你怎能直呼閨名,有家有業,半點都不懂避諱 。”

“你不是要效五舅去海中看鯤鵬訪蓬萊,臉一翻就想娶妻生子,還想跟我當連襟。”樓淮祀揉著腦袋,“你一男兒郎,還是木芙蓉投生的,一日三變色的?”

姬冶面上一紅,又硬梆梆道:“你懂什麽?……衛氏很不錯,我見不得她嫁與別家,自是要求娶。”

“我家大姨子品貌雙全,惜乎失怙失恃,配你這個三皇子嘛身份體面有些不夠。”

姬冶道:“我雖貴為皇子,卻無寸功,拿什麽跟阿父提及心中所求?我既有心求娶,怎能讓廝守之人受委屈。”

樓淮祀擠擠眉眼,懷疑姬冶與衛絮一路同行時暗通款曲……

“依我之見,舅舅在親事是難得開明,倒是外祖父苛刻些。”

姬冶不知想到什麽,道:“倒也不盡然。話又說回來,棲州、石脂事關重大,不可慢待,我再無法無天,也不敢應付了事。”

樓淮祀輕嗤幾聲。

姬冶鄭重問道:“阿祀,你私下己見,圍湖造田,化夷地為糧米之鄉有幾分可行?”

樓淮祀不甚在意道:“可不可行,試過方知,紙上談兵、推演成敗全是空想。話,從來有好有壞、有正有反,只拿嘴說,引經據典、論古訴今,同一件事都能說出兩樣結局。 ”他攬著姬冶的肩,笑起來,“阿冶,舅舅這次遣了你來,八成石脂事便會交與你,縱使屆時還會另外遣人襄助,要麽直接明裏以你為主,要麽暗裏以你為主。你我兄弟,彼此協同也便宜,對了,你記得多帶些好兵來,一來嘛,石脂的沼田人手看管,二來嘛,這棲州不大太平,我要是建好榷場,客商也引了過來,水道上全是打劫那還辦什麽事?趁早回被窩睡大頭覺。”

“今歲你就要辦榷場?”姬冶吃驚。梅萼清的紅米還是秧苗呢。

“今歲先賣石脂和流仙釵,流仙釵等娘子那邊打造幾支精美的,我再敲鑼打鼓送進京中。不過,既辦事就要往大裏辦,我先拿石脂的名頭辦一件大事。”

“是何大事?”姬冶生怕他胡作非為,追問。

樓淮祀剛要張嘴,一轉念又閉上了口舌,道:“誒,你先快點回京,讓舅舅對於石脂的去留下一道明旨,許我買賣,我這才施為。不然朝中決定全采回去做火器,我再多的念頭也是白搭。”

姬冶深知此話理,將歸程又提快了幾日。衛絮聽他這麽快就要回禹京,微有些不自在,拂琴一曲送別。

姬冶與李太監來得隱秘,宋光那還是得知棲州有禹京來客,就是沒搞明白來者何人,在那探頭探腦打探了好幾天也沒打探出所以然來,直急得晚間睡在那抓心撓肝。宋光請的狗頭軍師提議:暗箭不如明刀,郎君背地猜疑,不如親身上門動問。

宋光一聽有理,擡了一壇子酒便跑來找樓淮祀。

樓淮祀極為大方:“宋兄想知道禹京來了什麽人?事無不可對人言,來得是三皇子與上皇身邊的李太監。”

宋光圓圓臉呯得快攤成了餅,咬著舌:“那那那……人……人……”

“剛走沒多久,宋兄要是快馬加鞭還能在城外碼頭折柳相送。”樓淮祀道。

宋光直著兩眼,捶捶胸口,幽怨纏綿地看了樓淮祀好幾眼,淒淒婉婉地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