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天龍八部》的硬傷(第2/2頁)

寫小說,最難的就是將人物寫活,因此很多寫作功力不到的作家,都會在書中極力減少角色的數目,人物越多,這書就越難寫,而這一次郭大路竟然在一部書裏分成三條線,這種寫法很少人能駕馭得住。

這部書在連載的時候,大家看著看著就覺得不對勁,一開始以為段譽是主角,結果蕭峰忽然從半路殺出,正順著蕭峰這條線看的正爽,忽然又出現了一個虛竹,這寫作的重心一變再變,搞的讀者們目不暇接,都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主角了。

這種寫法極為新奇,也就評書話本上有曾經有過這樣的敘述手法,如今大部分的武俠小說都不會以這種手法來表現人物,因為實在很難駕馭。

不過這部《天龍八部》中的硬傷實在太多,郭大路在發表之時進行了很大篇幅的修改,在原版中,蕭峰誤殺阿朱,殺的莫名其妙,以蕭峰的精明,怎麽可能會相信段正淳是當初殺他全家的帶頭大哥?

段正淳最多也就五十來歲,而雁門關事件發生的時候,蕭峰才剛剛出生沒多久,那時候的段正淳也就十七八歲,如何能成為帶頭大哥?他大理段氏再牛逼,也不會用一個毛頭小子當帶頭大哥來伏擊蕭遠山夫妻。

所以蕭峰殺阿朱,殺的稀奇古怪,莫名其妙,不知所雲,轉折實在太硬。

還有一個硬傷,那就是在雁門關伏擊蕭遠山,也是伏擊的莫名其妙,原版中的誘因,是聽說契丹人要謀取少林功夫,因此少林方丈才會領著一幫武林人士伏擊蕭遠山夫婦,可這本身就是傻逼行為,區區武林秘籍要是能關系國運的話,大宋早就把遼國滅國無數次了!

如果少林功夫真有這麽重要的,那麽大宋也不會這麽被遼國欺負了。

這且不說,就說伏擊的本身,無論是誰,在精心策劃殺人的時候,只要不是蠢貨,肯定就會對被殺的對象做一番細致的調查,確定身份之後才會進行擊殺,如果發現不對,不可能貿然動手。

當時雁門關伏擊的時候,就只有蕭遠山夫婦兩人,最多也就幾個下人陪同,這樣的人一看就跟慕容博傳來的情報不符,只要是腦子稍微清楚點的人,都會暫時停止行動。

所以這個雁門關的伏擊,本身就顯得極其幼稚,根本就不成立。

還有一個硬傷,那就是慕容博的“奸計”,書裏面說,慕容博特意家傳消息,就希望玄慈等人殺了遼國中人,就此引發宋遼大戰,他們慕容世家才好坐收漁利,趁機恢復大燕國。

可是就特麽殺了區區蕭遠山夫婦就能引起宋遼大戰?蕭遠山夫婦到底在遼國有多尊崇,他們死了才會引發宋遼之爭?蕭遠山當時在遼國,了不起也只是一個出名點的武夫,他們夫婦身死,對整個遼國來說,根本就無足輕重,基本上沒誰會關心,別說引發宋遼大戰了,根本就不能為遼國高層所知。

如果伏擊蕭遠山夫婦也算的上是慕容博實施的“奸計”的話,那麽這個慕容博的智商恐怕也就只能是窩在少林寺裏自己找罪受了。一個有帝王之志的人,竟然窩在一座廟裏偷看所謂的武學秘籍,就這格局,當一個縣令都不配。

普天下從未有一個將重心放在功夫上的帝王,帝王著眼的是天下,而不是狗屁功夫,要是功夫高都能建國稱帝的話,那麽達摩、張三豐這些人早就當皇帝了。所以,書中慕容博這種幼稚的行為,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像這樣的硬傷,《天龍八部》的原版裏還有很多,因此郭大路對這部書根本難以忍受,出書的時候,只能在保留大致框架的情況下進行大幅度的修改,不然他自己看著都難受。

這裏面不符合邏輯,不符合智商的情節實在是太多,很多地方根本就無法自圓其說。被郭大路修改之後,幾乎把有關雁門關與蕭峰父子的故事整體進行了再創作,使之邏輯通順,智商在線。

至於段譽與虛竹的戲份倒是用不著修改,這兩人在書裏的經歷雖然處處透著因果玄虛的味道,但最起碼在整體邏輯上沒有什麽硬傷。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郭大路修改了好幾次,這才同意江東流出版實體書的要求。